韩信麾下谋士 刘邦下令处死韩信的谋士,此人只说4个字,刘邦立马赦免了他
刘邦下令处死韩信的谋士,此人只说4个字,刘邦立马赦免了他

蒯通,秦朝范阳人士,虽然他的名气不大,却差点改变了历史走向。蒯通谋略过人,且口才相当了得,曾经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让武信君轻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三十座城池。韩信投奔刘邦之后,被拜为大将军,蒯通来到韩信的军营中,以其过人的才华打动了韩信,从此成为韩信最器重的谋士。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对各路诸侯进行分封,刘邦则被封为汉王。在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下,刘邦的实力逐渐增强,地盘也越来越大,有了与项羽一决高下的资本。作为不世出的军事奇才,韩信先是平定了魏国,生擒平定了魏国,又又背水一战攻下代、赵、燕。
公元前203年,韩信本想一鼓作气攻打齐地,当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却听说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前往,目的非常明确,想劝说齐王献城投降,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既然如此,韩信就下令停止进军,而蒯通却说道:“郦食其乃一介儒生,如果他成功劝降齐王,功劳就在将军之上,到那时候,您在汉王心中的地位就低了。”
韩信认为蒯通的话很有道理,立马带兵围攻齐地,由于齐王已经被劝降,没想到韩信会杀了过来,压根就抵挡不住猛烈的进攻。韩信很快就平定了齐国,并写信让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愤怒不已,但在张良的建议下,强忍着内心的怒火,答应了韩信的请求。
此时的韩信手握重兵,而且还有蒯通的辅佐,已经拥有与项羽和刘邦抗衡的实力,天下局势出现了变化。刘邦、项羽心里都很清楚,如果谁能得到韩信的支持,就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否则下场将会很惨。一天晚上,蒯通推心置腹地说道:“将军功高难以奖赏,威重使君丰畏忌,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您;归附汉国,汉王害怕您。”
蒯通的意思很简单,不管韩信支持刘邦还是项羽,只能处于人臣的地位,自古功高震主者大多会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现如今,只有不依附任何人,自立为王、逐鹿天下才是最好的选择。若是韩信采纳蒯通的计策,就会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鹿死谁手就成了未知数,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变。
只可惜,韩信以“汉王待我不薄,我不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的理由,婉拒了蒯通建议。汉朝建立后,韩信很快就贬为淮阴侯,之后又被吕雉用计骗到宫中处死,他死前怒喊道:“我真后悔不听蒯通的话,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韩信死后,刘邦命人把蒯通抓到京城,怒斥道:“你好大的胆子,当初,竟然敢教唆韩信背叛,朕要对你处以烹刑。”蒯通非常淡定的说了4个字:“各为其主。”刘邦听后怒气渐消,觉得蒯通的话很有道理,就立马赦免了他,蒯通后来还成为曹参的座上宾。如果你是韩信,会采纳蒯通三分天下的计谋吗?
相关文章
- 凤雏庞统 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真不知道有伏兵?
- 凤雏庞统 庞统到底有什么能力可以跟千古名臣诸葛亮并列?
- 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 诸葛亮与庞统不分伯仲,却因一件事产生争执,事实证明诸葛亮错了
- 诸葛亮与曾国藩诫子书异同 对比鬼谷子、诸葛亮、曾国藩三人的驭人术,谁能更胜一筹?
- 凤雏庞统 庞统为什么能和诸葛亮齐名?庞统才干有超过诸葛亮么?
- 韩信谋士是谁 劉邦最腹黑的謀士,三言兩語說死韓信,後代還成三國名將
- 凤雏庞统 庞统一句话说出诸葛亮的短处,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 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 孙权为何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 刘邦是刘备的什么人 为何刘邦能靠蜀地征服天下,而诸葛亮的北伐全都失败?原因很简单
- 凤雏庞统 庞统为什么能与诸葛亮齐名?他有哪些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