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叙什么 重叙历史

火烧 2021-11-23 07:39:38 1076
重叙历史 1.为什么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 是不是这个问题材料一: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虽然历史科学已经提出更高的问题,但这种叙事史永远不会被废弃,永远不会死亡,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它能够满足永远

重叙历史  

1.为什么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

是不是这个问题材料一: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虽然历史科学已经提出更高的问题,但这种叙事史永远不会被废弃,永远不会死亡,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它能够满足永远存在的需要.——汤普逊《历史著作史》P30,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材料二: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并不一定相信这些事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希罗多德《历史》P525,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问题:1.为什么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 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而其所著《历史》一书承袭了此前爱奥尼亚散文纪事家的传统,在体例,内容上自成一格,表明古希腊乃至西方历史学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历史》一书系"历史叙述体",因此汤普逊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2.为什么希罗多德要把不一定相信是真实的事件写在著作中呢 希罗多德对历史采取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之所以记录下自己表示怀疑的史事,是为了给后人证实,研究提供珍贵的史料,这种批判求真的精神赋予史学庄严高贵的品质,使后世治史者仰慕不已。

2.中国屈辱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成就 1、历史悠久。

中国人有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独立完整的文明体系薪火相传,虽然历经劫难,没有断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文明进步。

中国人在有史以来的五千年间,就整体而言,在大部分时间中处于人类文明的领先水平。 3、地大物博。

有史以来,中国人稳定而又持续地拥有了亚洲最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广大地区(华夏九州的大好河山),所谓“江山社稷”固若金汤,纵然一时失手,终将收复如初。 4、人口众多。

有史以来,虽然历经自然灾害、战火考验和异族入侵,然而却能够始终保持人丁兴旺,国家民族的生存基础没有动摇。 5、语言文字。

有史以来,历经自然灾害、战火考验和异族入侵,语言文字和思想信念没有被破坏,始终一贯,连续完整,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幸存。 6、发明创造。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就可以得知中国人具有发明创造的天才智慧,与那位“普罗米修斯”的盗窃行为大相径庭,两相对比可以发现不同的心境和态度,仰或掩盖着某种历史之谜?中国人很清楚,勤劳智慧没有必要大肆渲染,更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至于伏羲画八卦、女娲制陶器,神农氏创立农业、发明医药,轩辕氏创立工业、发明舟车等,无不是勤奋好学、辛苦劳作的结果。

今世所谓“四大发明”在中国人的发明史上只不过是晚期的几件作品而已,其余无数重大发明创造,为西人所不能尽知者。 7、生活水平。

有史以来,中国人在大部分历史时期的整体生活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和高水平的。只要我们看看四、五千年以前的彩陶(仰韶文化)就知道当时的生活水平! 8、生存能力。

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此历史所证明者,毋庸置疑。 9、经济发展。

养育了最多的人口,维持了最长的历史,保证了文化艺术的不断进步。 10、伟大人物。

中国固有之学主要在儒、道二门,儒门圣人是孔子,道门圣人是老子,其余人等不足与相提并论,千古以来莫不如此。孔子、老子之后,又有分门别类的学问和相对“专业”的“圣人”:如医家有“医圣”张仲景、书家有“书圣”王羲之、兵家有“兵圣”孙子,诗家有“诗圣”杜甫……所谓“圣人”的评价标准揭示了一种登峰造极的人品,无论言行功德、学问修养,无不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人生丰碑。

中华诸子百家,人物众多,外国人实难望其项背。在尚武争霸的现代社会,只一个“孙子”就足以傲世天下,其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已经达到无穷之境界。

11、思想理性。没有真正的宗教束缚和思想禁锢,讲道论理,善于思考。

中国人最佩服(心服口服、内心折服)的不是虚妄而武断的“上帝”,而是真实亲切的“圣人”。中国人最看重的不是权力和财富,而是道德和学问。

中国人最为敬仰的是孔子和老子,不是三皇五帝,不是英雄豪杰,不求神异灵奇,唯重思想和智慧。 12、精神境界。

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的学术研究始终未曾泯灭。 13、天下一体。

汉语中有“天下”一词,其眼光、胸怀和度量足以证明其伟大。 14、以德为重。

尊道贵德,仁义道德,重德轻利,淡泊名利,注重道德修养。新中国成立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外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打破西方国家孤立我国的局面 3.香港,澳门的回归 4.近几年来航天事业的发展,神州飞船的陆续升空,载人航 天技术的日趋成熟. 5.经济,军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等 7.还有就是加入世贸组织,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在2000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的优异成绩. 8.08奥运成功举办 9.四大发明 10.丝绸之路 11.万里长城 中国是世界上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 中国今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地三大经济体. 中国移动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中国的纳米技术在世界名列前茅. 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几乎世界上都有"中国制造"地大物博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具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 中国移动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中国的纳米技术在世界名列前茅. 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几乎世界上都有"中国制造" 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408亿元增长到1978年3624.1亿元和2002年102398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65.5倍,年平均增长8.3%,其中改革前后分别年增长7.4%和9.35%;按当年汇率计算,GDP从1949年194.3亿美元增长到1978年2157亿美元和2002年12371亿美元;将2002年与旧中国最高年(一般指1936年)相比较,比旧中国75.8亿美元高出162.2倍;据测算,2002年一天创造GDP达280.5亿元,合33.89亿美元,相当于1949年全年GDP408亿元的68.8%,相当于1936年全年GNP75.8亿美元的44.7%;一天产量超过1949年全年产量的还有钢(49.7 15.8万吨)、水泥(198.6 66万吨)、硫酸(8.36 4万吨)、生铁(46.8 25万吨),原油一天产量45.8万吨,比1949年全年产量12万吨增长2.82倍,比1943年全年产量32万吨增长43.1%等。

2002年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43201.6亿元,为改革开放前29年投资总和7722.8亿元的5.59倍。现工业一年吃掉2.4亿吨钢材,超过美、日两国年产量的总和。

现每年建筑工地浇灌的水泥相当。

3.中国的辉煌成就和屈辱历史

一,辉煌的成就 1、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 成为一项革命性创举 2018年中国一项革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大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项目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

叙什么 重叙历史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 中国“绿色奇迹”惊艳世界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几”字弯里南岸。南非新闻网站“独立在线”曾这样描述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曾因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而被称为‘死亡之海’。”

而如今,经过几十年科学治理,这片“死亡之海”已然变成了一处“希望之地”。库布其成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为世界观察“美丽中国”的窗口。

二,屈辱历史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5月28日,的武装侵略战争包括八大国,包括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 入侵中国的联合国部队总数约为5万人。

设备齐全,功率非常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市被彻底摧毁。

八国联军的任何地方,谋杀,纵火和抢劫!紫禁城,中南海和颐和园有无数珍宝被盗和抢劫! 八国联军的总指挥韦德韦斯特后来承认,中国所遭受的所有损失和抢劫的细节将永远无法被发现,但这一数字将极为重要。 1901年9月7日,由于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2,南京大屠杀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基本的人类道德标准。

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众多暴行中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据调查,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有28起日军大规模杀人案,造成19万多人死亡;分散屠杀案件858起,死亡人数超过15万,死亡总人数超过30万,造成了可怕的悲剧。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 扩展资料: 中国的历史是一幅漫漫长卷,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也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痛楚。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大业,正是从这深重苦难中拉开帷幕的。 党自诞生之日起,命运就与整个民族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系于一体。

不直面曾经动荡屈辱的过往,不正视“千年未有之变局”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巨大冲击,不了解几代人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而上下求索、流血流汗的历程。 就无法真正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就无法真正体悟“道路决定命运”的真理,就无法真正感知爱国情怀惊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可以说,历史中蕴含的国家盛衰兴败的深刻规律,埋藏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应当时时用以鉴今、用以资政、用以育人。 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却历史的民族没有魂。

正所谓“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坚持进行历史教育,重温苦难与辉煌,并不是要耽搁在苦难中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更不是要沉湎于辉煌中夸耀陶醉、沾沾自喜,而是要在历史的昭示中。

不断提醒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不断发掘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励国人只争朝夕、跌宕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当下,中国的崛起举世共睹,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如何在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世界中确立中国的位置,如何平稳顺利迈过转型期门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需要各个方面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感的浸润、信念的支撑。

认真学习历史、深深铭记历史,会为我们心中增添很多正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这些中国成就闪耀世界,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4.中国叙事疗法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李明博士李明老师李明博士,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京师博仁特约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咨询中心主任。

李明博士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叙事疗法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引介、科研和教学工作。出版国内第一部叙事疗法专着《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发表专着译着多篇,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多次往返于国际叙事疗法最前沿学术交流。科研成果一、专着1.《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2.《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3。

《艺术心理治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4。

《大道养生》,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二、译着1。

《性、生态与灵性》,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印)2。《叙事实践工作地图》,重庆大学出版社三、课题1.《中国高校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IA030151),承担“要素研究之三:人力资源”(第五章),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

2.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各种心理期刊发表文章十数篇,发表论文《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探幽》、《整合性的后现代医学理念》、《AQAL模型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等数篇。临床咨询:从事咨询工作多年,接待大量学业压力问题、情感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个案。

对叙事疗法的理论和技术融会贯通。 并能结合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创造性的设计治疗策略和方法。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治疗、生态心理养生等领域。

5.历史叙述如何接近历史真实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所以,历史叙述本身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复杂过程。如何平衡好二者的关系,使历史叙述接近“历史真实”,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大问题。

毫无疑问,历史叙述不可能完全去掉叙述主体的个人意识。追求“一板一眼”、“如实直说”、“消灭自我”的历史叙述,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美好构想。在关于历史叙述中历史事实与个人意识、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平衡关系的争论中,强调史学科学性的人更看重历史事实、客观性,强调史学艺术性的人则更看重个人意识、主观性。比如,胡适更看重历史叙述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曾言,史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综合的,有断制的叙述,可以见作者的见解与天才。历史要这样做,方才有趣味,方才有精彩。从实际看,历史叙述的确是史学具备艺术性的标志之一,也是历史著作吸引人、感染人的魅力所在。那些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历史叙述,使历史有血有肉、充满生气。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种缺乏注释和征引文献的历史通俗读本,由于其善于叙述、精于“讲故事”而受到读者的欢迎。从这个意义上说,过于强调史学的科学性而忽略其艺术性,不善于叙述,不会“讲故事”,史学的社会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当然,真实才是历史的灵魂。强调历史叙述的重要意义并不意味着对历史叙述的“宽容度”无穷大,强调历史叙述中主观成分的不可排除性也并不表示放弃对历史叙述客观性的追求。要让有血有肉的历史叙述接近“历史真实”,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允许多元叙述的存在。历史叙述主体偏好的不同带来历史叙述的多元,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接近“历史真实”的叙述不可能是绝对的、唯一的。多种声音、多个角度、多重视野组成的历史叙述图景更有助于历史的整体研究,进而在“存异”的多元认知中不断接近“历史真实”。换言之,我们可以依靠多元历史叙述中差异性的并存、不同解释的竞争、多种观点的互相补充,使历史叙述有文有质,既具备丰富的“表情”,又接近真实的“本貌”。

二是注重史料选择的科学性。历史叙述不是文学虚构,史料是历史叙述的前提。在史料浩如烟海、难以穷尽的情况下,任何历史叙述都需要选择史料,而史料选择是否科学是历史叙述能否接近“历史真实”至关重要的“前站”。如果历史叙述主体由于历史观、价值观甚至学术背景的影响,在选择史料时就已经戴上无法客观真实的枷锁,历史叙述接近“历史真实”就失去了基本前提。在这方面,历史研究者需要通过加强自己的学术修为、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提升史料选择的科学性、运用的合理性,从而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三是区分叙述的层次性。历史叙述是分层次的,既有纯粹事件叙述,也有将事件叙述与因果分析交织在一起夹叙夹议的叙述。可以说,历史叙述中包括了“事、义、文”三要素。为了使历史叙述更加接近“历史真实”,需要注重“事、义、文”三要素的组合方式、侧重点,在整个历史叙述的大范畴内追求细致的针对性。

6.为什么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

是不是这个问题

材料一: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虽然历史科学已经提出更高的问题,但这种叙事史永远不会被废弃,永远不会死亡,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它能够满足永远存在的需要.

——汤普逊《历史著作史》P30,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材料二: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并不一定相信这些事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

——希罗多德《历史》P525,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问题:

1.为什么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

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而其所著《历史》一书承袭了此前爱奥尼亚散文纪事家的传统,在体例,内容上自成一格,表明古希腊乃至西方历史学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历史》一书系"历史叙述体",因此汤普逊说"叙事史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

2.为什么希罗多德要把不一定相信是真实的事件写在著作中呢

希罗多德对历史采取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之所以记录下自己表示怀疑的史事,是为了给后人证实,研究提供珍贵的史料,这种批判求真的精神赋予史学庄严高贵的品质,使后世治史者仰慕不已.

7.概括房玄龄的历史功绩

房玄龄简介

来源:世纪文学 作者:辛欣 时间: [2006年4月24日]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论功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进爵邢国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小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论功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当时李世民在玉华宫,闻讯命人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直告诫儿子们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骄奢沉溺,并集汇古今圣贤家戒,亲书于屏风上,分给各房子嗣,说:“如能留意上面的内容,足以保身成名。”长子房遗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礼部尚书的大官。次子房遗爱在太宗活着的时候,由于老婆高阳公主特受宠爱,他作驸马时与皇室别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礼赐恩宠异于诸婿。高阳公主骄恣成性。高宗继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袭房遗直的公爵爵位,就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不知是讲房遗直调戏她还是不尊重她)。高宗还真当回事,让舅舅长孙无忌鞠审此案,这一下子不得了,竟审出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两人想要谋反的事情。可惜房玄龄一世忠贞,家族终为逆子恶妇所累,公主赐自尽,房遗爱伏诛,诸子都作为刑徒流配岭南(金枝玉叶,自此后都成了讲鸟语的土著了)。房遗直因父亲之功,总算保得不死,除名为庶人。

可惜房玄龄本人死都死了,大红的牌位被下令从太宗庙中撤出,失掉配享的资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