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原文及翻译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原文: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翻译及注释
翻译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香炉中的燻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著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注释1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2高摘:攀高折花。3斗轻盈: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4炉烟:香炉中的燻烟。5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陆游《宴西楼》诗:「烛光低映珠帐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创作背景
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她是纳兰的第一位结发妻子,也有人说她是他遇到的第二个女人。无论如何,她都是纳兰怀想一生的知音和伴侣:卢氏。史书载,他们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感情笃深。新婚燕尔的浪漫与纳兰词人的特质融合,成就了牵魂引魄、游梦天方的醉人生活。然而短暂的快乐也许就是为了让纳兰以后的回忆更为酸楚。就在三年之后的康熙十六年四月,卢氏产下一子海亮。约月余,卢氏因为产后患病,于五月三十日撒手人寰。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纳兰太伤心。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著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心事。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出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这两句解释出来,就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火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句中一个「漫惹」,一个「空将」,极写无聊之态。这里纳兰仿佛是说,我现在多么无趣啊,恍恍惚惚,呆呆地烤著炉火,饮著乏味的酒,忽忽悠悠就醉了,我也不知是为了什么,我也不知要做什么。

尾句,作者舍弃了一切描写与对仗,平平呵出:人间何处问多情。以人间之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实已把天地逼仄到了极处。这正是「谁念西风独自凉」的境界,西风遍吹,而独有我感到了深深的凉意。天地广大,而唯有我心怀迂曲,无处排遣,无处寄托。
诗词作品: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诗词作者:【清代】纳兰性德诗词归类:【回忆】、【无奈】
相关文章
- 长相思纳兰性德赏析 纳兰性德词中“初见”所指是谁?
-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盘点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是纳兰明珠儿子吗
-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诗词背后的故事:纳兰性德与康熙争风吃醋?
-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全集,纳兰性德经典诗词全集
- 如梦令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经典词,纳兰性德比较经典的诗词
-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纳兰性德:大清著名的词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情种
- 纳兰性德父亲是明珠 纳兰明珠纳兰性德有何关系 纳兰明珠的儿子
- 纳兰容若儿子 【纳兰容若简介】纳兰性德到底有几个妻子?
- 女主惊艳世人 纳兰性德最经典的词,惊艳世人数百年
-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那畔行 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原文及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