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要限制使用氟里昂

火烧 2016-11-07 12:40:36 1056
1990年10月,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从1523千米间的高空,臭氧几乎消耗殆尽,出现了较深的臭氧空洞。到1991年10月,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恶化。阿根廷政府为此已紧急疏散居住在南极地区的儿童,以保护他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臭氧空洞逐渐蔓

1990年10月,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从1523千米间的高空,臭氧几乎消耗殆尽,出现了较深的臭氧空洞。到1991年10月,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恶化。阿根廷政府为此已紧急疏散居住在南极地区的儿童,以保护他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臭氧空洞逐渐蔓延到南半球人口集中的地区,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人们一向把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比喻为地球的“天然盔甲”,可是一旦这副“天然盔甲”受到损害,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发生变化,人类的健康将直接受到影响。早在1981年,一份科学调查报告指出,地球臭氧层的含量每减少1%,有害紫外线的入射量大约会增加2%,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大约会提高3%。


那么,究竟是谁在地球的“天然盔甲”上戳了一个孔洞呢?科学家指出,这是高空喷气式飞机的频繁飞行和制冷用氟里昂泄漏造成的后果。

氟里昂是一种由氯、氟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的沸点为-30℃,无毒,无嗅,不会燃烧。平时家庭中电冰箱压缩机里的致冷剂就是氟里昂,它已经广泛使用了几十年。

有人也许要问,为什么说氟里昂的泄漏和地球臭氧层的改变有关系呢?

家里的电冰箱用久了,里面的致冷剂会逐渐泄漏出来,氟里昂气体进入大气后,向上飘浮,大约经过10年的时间它就可以到达离开地面25千米的高度。在那里,氟里昂气体被紫外线分解,释放出氯原子。这种氯原子对臭氧有着很强的“杀伤力”,它先跟臭氧反应变成氧化氯,氧化氯再跟氧原子反应又回复成氣原子,就这样不断地进行连锁反应,直到氣原子失去活性。但在此之前,一个氯原子大约已经破坏了lOOOO个臭氧分子。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由此而泄漏流失的氟里昂当然就逐年增多。地球臭氧层里的氧在氟里昂的不断破坏下,逐年减少。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7年,全球各纬度的臭氧大约减少了1.2〜10.6%,目前更以每年2%的速度在减少。如果任其发展,到2085年,地球上空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将会降到目前的一半以下。到那时,地球的“天然盔甲”将变得千疮百孔,人类将面临皮肤癌和白内障的严重威胁,同时,整个世界将出现农作物减产、鱼产量下降、气候变化异常的现象。

为了拯救臭氧层,使地球免受氟里昂泄漏的危害,联合国保护臭氧国际会议从1987年起就邀请了世界上80多位科学家,专门研究如何“补天”的锦囊妙计。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为了使地球变得更加美好,从现在起世界各国应限制生产和使用筑里昂。当前,许多国家正在大力研制新一代的致冷剂以取代氟里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