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给妃子赐名 安徽一小县城,名字是皇帝所赐,曾经与南京齐名,现沦为五线城市
安徽一小县城,名字是皇帝所赐,曾经与南京齐名,现沦为五线城市
安徽,简称“皖”,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客观来说,现在安徽省内的城市的繁华程度,没有能与江苏南京相媲美的,就连省会合肥也都稍差一点。但是,安徽省内的一个小县城,人口不足70万,在明朝时期曾与都城南京齐名,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今却沦为五线城市,它就是凤阳。
凤阳县,隶属滁州市,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早在春秋时期为钟离子国所在地。隋朝建立后,该钟离为濠州,此名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在凤阳地区的一个贫困家庭里,诞生了一位男婴,父亲为他起名为朱重八,也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即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之后,因朱元璋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就下旨赐名为“凤阳”,并多次提出把都城迁到凤阳,却因大臣的反对及一些客观原因而放弃了。
尽管凤阳没有成为明朝的都城,但其地位一直与都城应天(今南京)等同,相当于陪都,且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应天,朱元璋经常带着皇子们及文武百官到凤阳祭拜祖先、旅游度假。朱棣登基称帝后,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原本直属中书省管辖的凤阳府,改为南京所管辖。

清朝建立后,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后江南省一分为二,凤阳归属安徽省所管辖。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凤阳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设淮泗道,道尹驻凤阳。民国21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凤阳县属第四专区。建国后,凤阳先后属蚌埠专区和滁县专区,直到1992年滁州地级市成立,它就成了滁市的一个小县城。
凤阳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还被称为帝王之乡及花鼓之乡。另外,除了朱元璋,凤阳还有两位大牛,他们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及汤和。
如今的凤阳,地位和繁华程度跟明朝时期没法比,如果按照经济水平来看,凤阳估计要排在五线城市。但小编相信,只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凤阳定能奋起直追,恢复当年之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