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通过学习西方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你有何启示??

火烧 2021-11-25 12:10:28 1031
通过学习西方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你有何启示??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是由“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再加一步,那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的

通过学习西方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你有何启示??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是由“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再加一步,那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第一个正眼看世界。

魏源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这种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

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从民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思想”

1、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新文化运动目标是建立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

设想是美好的,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不可能实现。

2 、北京青年: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

想上和干部上为gcdzg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四、从十月革命至新中国成立:gcdzg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1、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扩大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gcdzg: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军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md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通过学习西方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你有何启示??

中国革命在gcdzg的领导和md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成功,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启示

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的先进人物对学习西方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学习的内容逐渐增多,失败孕育成功,怀疑孕育追求,他们的探索为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一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