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的幕后刀手,专为此人准备,与诸葛亮无关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的幕后刀手,专为此人准备,与诸葛亮无关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在白帝城托孤,将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 gt 托孤之时,据说刘备准备了大量刀斧手,而他与诸葛亮在刀斧手的环侍之下的一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的幕后刀手,专为此人准备,与诸葛亮无关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在白帝城托孤,将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 >托孤之时,据说刘备准备了大量刀斧手,而他与诸葛亮在刀斧手的环侍之下的一段对话,让后世猜了千年而不得其解。 >很多人说,刀斧手是为诸葛亮准备的,而刘备那番话,也是对诸葛亮的一种试探。 >让我们来看看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段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最后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到底是不是对诸葛亮的试探呢? >是不是诸葛亮一旦说错话,答应了“自为成都之主”,那么后面的刀手会不会就奋力杀出? >这需要全面了解当时的内外背景:刘备托孤之时,蜀国形势恶劣之极。 一是对外的形势 >二年前,由于刘备的冲动,想为关羽报仇,轻率发动吴蜀之战,结果不仅未能为关羽报得大仇,反折损了蜀国几乎全部主力。 >这还不算,东吴大军尾随而来,此刻正在白帝城东面虎视眈眈,侍机杀入,这也正是刘备守在白帝城不敢回成都的原因。 >所谓“天子守国门”是也。 二是内部的形势 >蜀国内部,原来的地方派,即益州以前的旧势力蠢蠢欲动,都想趁机发起叛乱,占地为王。 >比如黄元反叛,高定反叛,雍闿反叛,朱褒反叛,还有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时局动荡、风起云涌。 >刘备交给刘禅的,实在是个烂摊子! >而此时此刻,刘备当初赖以成功的“五虎将”只剩下赵云一人,蜀中文武将才奇缺,如何外平叛乱,内整朝纲? >真正有能力平定叛乱的,唯诸葛亮一人而已;将来能安内攘外,扶持幼主的人,也唯诸葛亮一人而已。 >各位想想,刘备会在此时杀诸葛亮吗?显然不会。 >那么,刘备若真有杀人之心,他是想杀谁呢?应该就是与诸葛亮同时被托孤的另一个人:李严。 >理由如下: >李严是蜀中最有实力、最为危险的地方派,他虽未反,但一旦反,则形势将不可收拾。 >在刘备进入益州前,李严就在益州工作了许多年,刘备入川时,李严在绵竹一带曾拼力抵抗。 >后李严投降,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在平叛与治理州郡中积累了极大威望。 >实力很大很强,强到刘备不得不把他算在托孤大臣之内。 >而李严性格傲慢,自视甚高,一直未能融入刘备这个集团之中,可以说是一个潜在的蜀国的不安定份子。 >刘备的刀斧手,就是给李严准备的,只等李严出言不逊或者有什么动作就动手。 >结果李严并没说什么,对于刘备把诸葛亮列为托孤第一大臣也没有意见,便逃过了这一劫。 >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也是真对李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知子莫若父,刘备料想刘禅极有可能掌控不住朝局。而刘禅本就支持李严,朝堂一旦为李严所控,后果不堪设想。若真的发生这种情况,诸葛亮就真的要“取而代之”了。 >从刘备临终前的军事安排,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223年,刘备命令李严镇守永安,永安就是白帝城,不让他入成都掌兵,把成都交给诸葛亮和刘禅。 这样的安排不是很明显了吗?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李严是有问题的。 刘备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北伐曹魏,恢复汉室,李严却并不想继承刘备遗志,他极力主张反对北伐。 在诸葛亮北伐之后,李严居然使坏,采取了不供粮草的卑劣手段,以至于第二次北伐失利,按律当斩,但诸葛亮也只是罢了他的官,让他归老了。 很赞哦! (1045)
相关文章
-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谜:并非真心让位于诸葛亮
- 刘备白帝城 刘备死前最后的遗言是什么 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谁
-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了什么 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刘备真心让位诸葛亮?
- 刘备白帝城 刘备遗嘱暗藏玄机:白帝城托孤的惊天阴谋
- 永安托孤和白帝城托孤 揭秘刘备遗嘱暗藏玄机:白帝城托孤的阴谋
- 刘备白帝城 解读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真相
-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备遗嘱暗藏什么玄机?白帝城托孤的惊天阴谋
- 刘备白帝城 揭秘:枭雄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玩了什么把戏?
- 老三国白帝城托孤多少集 三国故事:白帝城托孤
-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备为何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白帝城托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