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托孤重臣 诸葛亮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一个忠心耿耿一个谋权篡位
诸葛亮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一个忠心耿耿一个谋权篡位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和晚年政变的司马懿都是托孤重臣。可是,这两个人不但一开始轨迹就千差万别,最后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那么,为什么他们两个人这样呢?
首先我们说诸葛亮,诸葛亮既是幸运的,又是倒霉的。
从刘备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上看,诸葛亮是幸运的,从刘禅对诸葛亮的完全依赖上看,诸葛亮也是幸运的。而且,刘备集团对诸葛亮都持完全认同态度,诸葛亮除了不是坐在那把最高的椅子上的人,一个托孤重臣应该有的一切诸葛亮都有了。
但是,诸葛亮又非常倒霉,因为他真的太累了。如果诸葛亮跟着一个有深谋远虑的君主,又或者跟着一个有守成之心的中兴之主,是不是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呢?而且,整个刘备集团能力强的人真的不多,那些有能力的人大多数都是刘备还在的时候就招致麾下的,到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诸葛亮可以用的人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于是诸葛亮只能够能者多劳了。
而刘禅的完全依赖与其说是对诸葛亮的无条件支持,不如说是因为有诸葛亮这个人无条件地“养”他。诸葛亮累死累活一辈子,也只能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但是,诸葛亮虽然诸多辛劳,都是诸葛亮自己心甘情愿的,他愿意做这些事情,所以断然没有叛变的道理,也没有叛变的必要。而且,刘备虽然说过,如果刘禅实在是不成才,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但是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那么做。进一步是奸佞,退一步是愚臣,刘备希望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才是一代贤相的风范,诸葛亮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而司马懿呢?起先是帮着曹丕,虽然站好了队,可是无奈曹操这个一眼就看清楚事情本质的奸雄临死前留下了一句断绝了司马懿步步高升的仕宦之路的话。

曹操说,司马懿这个人有野心,早晚要参与曹氏家族之事,也就是说会干涉曹家政权。虽然,看后来的事情,这句话有料事如神的感觉,不过,司马懿能反,不得不说也有这句话的推动。
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位高权却轻,年仅8岁的曹芳自然防备不了他,但是曹爽却把他架空了。曹爽非常忌惮司马懿,知道那些老一辈的人留下的能够制的住司马懿的人已经没有了。如果不是司马懿装病,假装喝粥都双手颤抖,把粥都弄洒,走路也站不稳,曹爽根本就不会放松警惕。
所以,司马懿发动政变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比不得诸葛亮被信任的程度,他是不得不反。
而且,当时司马懿有一个发动政变的机会,那就是京中空虚。不过,诸葛亮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机会,诸葛亮本来就掌着实权。所以,诸葛亮不“取刘禅而代之”肯定还有其他原因,而司马懿敢发动政变,也有一部分出于这个原因。
诸葛亮被托孤时,蜀国算得上是情况很不乐观,与吴国虽然重新结盟,外患却并没有完全消除。而司马懿不同,司马懿70多岁的时候,魏国已经是三个国家里面最强的了,而司马懿又能够服众。
相关文章
- 我喜欢的人是司马懿 司马懿到底是不是三国时期智商最高的人?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曹魏:制伏司马懿 客死诸葛亮 拯救三十万将士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三国历史上曹魏皇权的衰亡与司马懿的最终抉择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此人是曹魏重臣,遭司马懿算计后,拒绝封赏,悲愤而死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他是曹魏大臣,曾支持司馬懿叛變,西晉建立後子孫受到重用
- 司马懿是怎么得到魏国的 司马懿:8家谋反,还缺1家!何晏:难不成是我自己?于是被诛三族
- 推荐司马懿的是谁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的妻子有谁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蜀汉官二代为什么不如曹魏官二代?曹操、司马懿教子有什么特殊秘方?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曹魏最厲害的武將,計謀超過司馬懿,可惜被三國演義寫成菜鳥
- 司马懿什么时候夺魏国的 司马懿夺了曹魏的江山,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