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革命根据地 红色革命历史
红色革命历史
上海的红色革命历史事件有哪些
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6月,上海学生“沿街跪求”上海商人罢市;从5 日起,约6万〜7万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五四”爱国运动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7月,上海的社会主义者举行会议,商讨建党问题。
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 1 320 记。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
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 9月起,《新青年》杂志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
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拟定了《gcdzg宣言》,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gcdzg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31日转浙江嘉兴闭幕)。
大会选举 产生了由陈独秀等3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 1921局;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和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
7月16日〜23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 大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我党的第一 个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党的宣言,第一次提出了 “gcdzg万岁! ”的口号。 1月26日,孙中山与苏联特使越飞,联名发表 《孙文越飞宣言》,为国共第一次合作打下了基础。
1924 年 夏,在邓中夏、项英等领导下,成立了泸西工友 俱乐部,推动了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1925 年 1月11日〜22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共四大。
这次 大会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 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2月,上海日本纱厂工人举行罢工并取得胜利。
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的日本籍职员枪 杀工人顾正红供产党员),打伤多人,激起市民的极 大愤怒。5月30日,上海党组织发动学生和工人,到租界 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
在南京路遭到英国巡 捕的镇压,当场死伤数十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6月1日,成立上海总工会以及运动指挥核 心一工商学联合会。
联合会提出惩凶、赔偿、永远 撤出外国军队等17项条件。1927 年 3月21日,上海工人在陈独秀、罗亦农、ze、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总罢工, 随即转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次壮举。
4月12日凌晨,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封闭上海总工会等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赵 世炎、陈延年等先后被捕牺牲,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1929 年 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设内山书店,鲁迅先生常来 书店购书、会客,并一度在此避难。
1930 年 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1936 年 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终年56岁。
1937 年 8月13日,淞泸抗战爆发。6月23日,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赴南京请愿并举 1946 if:行游行示威,检阅了上海人民的革命力量,是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巨大成功。
5月20日,爆发了学生、工人和各界人士相互配 1 947 合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使蒋介石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之中。 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成立上海 市人民政府,陈毅任市长。
《红色革命史》的作文1000字,有英雄事例'
缅怀过去,传承未来。
跨越时空的隧道,去寻找历史的足迹,你定会为之震撼;面对革命英雄的大义凛然,面对他们宁死不屈的决心,你定会为之感动;面对壮士们不为艰险,面对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你定会为之折服。祖国的山河中,处处闪烁着红色革命的光芒,处处印迹着红色革命的史迹。
透过历史的车轮,我们不仅会了解到历史故事,更会深刻地体会出中国人民的灵魂、气质及精神!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为中国的和平而努力奋斗,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而和侵略者斗争到一兵一卒,绝不允许中国土地沦丧敌手。
为了维护中国和平,大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他们用信念和热血为历史写下不朽的一页。“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一句话,包含着多么大的决心与毅力,体现了一位15岁女孩多么坚强的意志。
她——刘胡兰,一位最年轻的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动声色,最后为了保护乡亲们,一个伟大而年轻的生命,走完了她光辉而灿烂的人生历程。md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五尺身躯何所惜,四省之地几时收”一句豪言壮语,勾勒出另一名伟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他——邓铁梅,是一个自发组织革命志士进行反抗的英雄,在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审讯,慷慨陈词:“我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一定要抗日。
生为中华鬼,头可断,血可流,绝对不能接受投降的命令”,就这样一个满腔热情的爱国之志,又被无情地绞灭了。一个倒下了,又有一大批革命志士站起来,正如夏明翰所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各地的抗敌斗争如雨后春雨般迅速崛起,广大人民一呼百应,各地的斗争纷纷打响。
尤其是在被敌人蹂躏的华北地区,战争更为惨烈。“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丛里,到处都安排着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一曲充满斗志的游击队歌,诉说着一个个不凡的故事,传颂着一位位伟人的业绩。在日军侵略华北地区时,是这些伟人领导人民,与人民并肩作战,狠狠打击了侵略者,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1949年10用1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在这一天,中国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直至今日,我们也不应忘怀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和平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把革命精神永远记在心间,以它为明灯指引自己,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而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亚洲则国雄于亚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爱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感激前人,学习前人,把前从的精神付诸于现在的行动上,无愧于后人,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有关红色历史的故事
1、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
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
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 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
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
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2、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
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 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
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
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
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
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3、dz的扁担 1928年,dz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md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dz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dz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dz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dz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
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
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 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5、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以红色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作文
红色的革命圣地学校: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班级:五年四班姓名:梁浩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然而,打仗打得多了,革命圣地也就多了。
像井冈山,西柏坡这些革命圣地是众所周知的吧。井冈山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好地方。
毛秉华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他的光荣历史。秋收起义失败后,md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西长沙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战略,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年10月,md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西柏坡是一个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地方,他的这些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这里被誉为“革命圣地旅游家境”。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市的一个普通山村,1948年5月,md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md和党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间,md在这个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里演绎了精彩非凡的战争乐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永远荡漾在我心中。
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为祖国出一份力。
红色历史故事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浪潮席卷整个中国,王铭章主动请缨,带领122师出川抗日,转战晋东、鲁南,英勇杀敌,战功卓著。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决定攻取徐州。津浦路南段的中国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南段进攻的日军势头被阻,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
津浦路北段守军韩复榘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1938年初,王铭章奉命开赴徐州、砀山一带布防,代理41军军长,任前方总指挥。1938年2月,日军沿津浦铁路攻占兖州、曲阜、邹县。战区司令部急令41军开赴滕县。
3月14日,日军以万余兵力在20多门大炮、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滕县外围发起了猛攻。我军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经一日激战,打退了进攻的日军。15日一早,敌人在攻击正面阵地的同时,又从侧面迂回,企图包抄滕县。这时滕县城内能战斗的兵力只有两千人,却要抵御装备精良的万余敌军的猛攻,玉铭章心中十分清楚敌强己弱的形势,但他抱定以死报国之心。16日黎明,日军向守备滕县东关的警戒部队发起猛攻,战机十余架对滕县进行了轰炸、扫射。玉铭章亲自指挥守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城墙被炸开了十余米宽的一个缺口。守军与日军展开肉搏,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16日,正面阵地被日军突破,王铭章根据兵力变化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再次向滕县发起了猛攻,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十七人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才使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
王铭章将军死询传来,举国同悲,灵柩经武汉重庆运回成都,沿途万人空巷,民众挥泪送行。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 md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解放后,王铭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其家乡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内塑有他的戎装纵马铜像,供人瞻仰。王铭章将军忠烈事迹,长留天地!
滕县之战,王铭章将军指挥第四十一军,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国民政府对玉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
王将军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在武汉举行迎灵公祭仪式时中共中央代表吴玉章、董必武,八路军代表罗炳辉、齐光,《新华日报》代表吴克坚等前往参加。吴克坚致悼词说:“王师长等殉国烈士的鲜血,不仅洗涤了他们在川军二十年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奋了全国军民枪口一致对外的民族精神。他们是对得起四川的父老、对得起国家的。王师长是我们炎黄的优秀子孙,是保国卫民的英勇战士,是中国的模范军人,他的死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中国人民,他的勋名将永垂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不死!”md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还联名撰赠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铭章被追晋为革命烈士。
关于红色革命的故事
1、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
md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
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
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
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2、二小放牛郎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
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
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3、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4、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
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 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
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 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 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 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5、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了阻击日军的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
日军以三千兵力猛扑狼牙山。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
红色经典历史故事
1.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md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gcdzg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2.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他原来与我是同乡。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3.雷锋
4.邱少云
5.董存瑞
照金的红色革命历史
1932年2月,谢子长、刘志丹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抵达照金。
1933年3月初,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成立。4月初,在照金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
当年春夏之交,照金苏区已成为纵横近百里、面积2500平方公里的革命武装割据区域。1933年春,根据地党政领导机关迁驻距照金镇约5公里的薛家寨。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西北红色革命的火种,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扩展资料: 位于铜川耀州区北54公里处的照金,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
当时就有“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说,可见影响力之大。04年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内详细记载了陕甘边区革命老区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介绍了老一辈的革命家艰苦的革命历程。
观后感人至深,使人受益匪浅。如今这里已被列入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接受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色照金。
红歌的老历史
搞不懂。.为什么你会问这个。初二要用么。
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2011年4月下旬,重庆市委宣传部为庆祝建党90周年,积极响应《唱响中国》节目,掀起红歌传唱热潮,要求人人学唱36首歌曲。
简单的说,“红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红色革命歌曲。作为我国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火热的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革命情感和地
红色歌曲
域特色;而且植根于中华大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美学意蕴和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等特点。
这里所说的红歌,并不是传唱度高或是曾轰动一时的所谓“走红”的歌曲。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回忆,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
目前,对红歌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诠释,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红极一时的歌曲,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红歌。只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只要能够在其中找到时代烙印,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歌曲都应该属于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