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孟母三迁的儿子是孟子吗 孟子简介资料生平事迹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

火烧 2022-07-09 06:15:53 1141
孟子简介资料生平事迹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 中文名:孟轲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国籍:中国周朝鲁国出生地:邹 今山东邹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 庚辰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职业:学者

孟子简介资料生平事迹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  

中文名:孟轲

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国籍:中国周朝鲁国

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庚辰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

孟母三迁的儿子是孟子吗 孟子简介资料生平事迹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

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孟子》

所处时代:战国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孟子简介,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命运和他的先师一样是坎坷的。在宣扬儒学,提倡仁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样艰难的。尤其是在游说诸侯的历程中,不转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险些客死他乡。然而命运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有先见之明的人。尽管他的游说并不能让诸侯改变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政,但在当时广大的普通民众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对后来的皇帝、大臣以及学者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孟子简介,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