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的角度人分为几种 從人性的角度,全新解讀項羽在鴻門宴,為什麽不殺劉邦
從人性的角度,全新解讀項羽在鴻門宴,為什麽不殺劉邦
要想解釋項羽為何不殺劉邦,就得從項羽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也得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問題,其實項羽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
什麽叫感性?
感就是感情,性就是本性,合起來就是感情本性,意思就是: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容易情緒化、喜怒哀樂全部寫在臉上並且馬上爆發。比如說有人罵項羽,項羽知道後,就把這個人給殺了,就是簡單粗暴的報復和情感的宣泄,楚人沐猴而冠的成語就來自這個故事,同時也說明了項羽的性格。
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楚國被秦國滅亡了,項羽的爺爺項燕也被逼自殺了,所以項羽從小在心中就滿是對秦國的仇恨,項羽在反秦戰爭中這種仇恨被無限放大了,這是人性使然,項羽要報仇,於是在戰爭中經常屠城,攻破了秦國人守的城,然後把全城人殺掉,項羽才不管城中人是什麽人,反正沒有投降自己的,都是仇人,全都殺了,這就是感性,不考慮別的,就想報仇。
章邯殺了項羽的叔父項梁之後,北上去打趙國了,項羽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為項梁報仇,這是本性使然,報仇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進鹹陽城,滅亡秦國的朝廷,所以當楚懷王讓劉邦西進滅秦時,項羽也一直堅持要去,還是因為楚懷王強力堅持,項羽才被迫答應北上,可在心中就對楚懷王恨起來了,所以項羽滅亡秦朝後,第一個就把楚懷王給殺了,這就是項羽的復仇,他才不管你是誰,有仇必報。
項羽和劉邦在反秦戰爭中,原本就是同一戰壕中的兄弟,項羽感性,劉邦厚黑,兩人正好相反,項羽重義氣,看重感情,劉邦混社會,看重義氣,在這一點,兩人又相同,項羽年輕,劉邦年老,差不多是項羽年齡的兩倍,劉邦看項羽,那就相當於一久經沙場的社會人看一個剛出校門且品學兼優的大學生一樣,一眼看穿。

但是項羽看劉邦,則又不相同,相當於心高氣傲、頗有能力的青年才俊看著出身底層、年齡一大把卻沒啥成就的老兵油子一樣,有點看不起,又有點無所謂的感覺。
自從項梁戰死後,項羽與劉邦基本上沒有交集了,當項羽在巨鹿之戰拚死力戰的時候,劉邦憑借張良的謀略居然先攻破武關,打進了關中,估計劉邦自己也沒有想到進展這麽順利,於是劉邦也膨脹了,人性嘛,得總都會忘形,聽從了手下人的建議,把函谷關給封了,壓根就不去想在巨鹿之戰勝利的那一批反秦義軍將來會如何。
項羽在巨鹿之戰打敗秦軍主力的那一年,只有26歲,26歲的年齡,取得如此成就,天下的諸侯都匍匐在項羽腳下,這事放在誰身上,那都是一幅“天下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項羽在自己心中想,秦朝主力都被我項羽給滅了,天下還有誰是我的對手呢!那氣概基本上是膨脹到天上去了,比劉邦第一次進鹹陽還要膨脹。
兩個膨脹的人,就這麽在函谷關前撞出了矛盾,項羽作為天下反秦義軍的首領,帶著40萬人來到函谷關前時,看到大門緊閉,還有人守關,一下子就把項羽心中的怒火給激發出來了,秦軍主力都被我項羽給滅了,誰敢把函谷關給我堵上,不開門就給我消滅他,項羽都是很直接、很本能的反應,尤其是劉邦手下曹無傷的告密,更是把項羽的怒火給激發到天上去了。
項羽這個時候的觀念就是:我就是天下共主,我就是天下的王,誰不服,就乾誰,你劉邦居然敢給我堵函谷關,我就把函谷關攻破然後再消滅你劉邦,不服,來打,然後就準備在第二天打劉邦。
當天晚上,項羽的叔父項伯不知道哪要筋抽了,想起當年張良救過自己一命,本著義氣、有恩報恩、有仇報億的原則,項伯就想救張良,讓張良離開,然後張良就知道了項羽的軍事秘密,就馬上告訴劉邦,劉邦也知道了,於是就有了第二天的鴻門宴。
鴻門宴對於項羽來說,是劉邦前來解釋情況和賠禮道歉的,項羽原本就是這麽想的,天下沒人敢反對我項羽,誰敢反對我,我就滅了他,項羽能同意劉邦來解釋,本身從心中就有了先見之主,本身項羽就認為劉邦這麽做肯定是有誤會的,他認為劉邦是不敢反對自己的,這是傲氣,也是自信,更是能力的體現。
鴻門宴對於劉邦來說,是如何化解眼前危機的公關行為,是主動示弱的行為,因為劉邦就是劉邦,能伸能屈,好漢不吃眼前虧,要不然劉邦也混不到現在,劉邦就是懷著目的來鴻門宴的,以劉邦當年對項羽的了解,他認為自己有把握說服項羽,因為當年劉邦看項羽,認為自己一眼就看穿了項羽,沒有把握劉邦是不會把自己送進危險處境的。
鴻門宴其實沒有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結果,從項羽同意聽劉邦解釋開始,項羽其實已經默認了劉邦不敢反對自己,我26歲就消滅了秦軍40萬主力,他劉邦能不怕我?別說項羽,你放到其他人身上,也一定會這麽想的,武力是個好東西,不服就消滅你。
至於鴻門宴上的劉邦的表現,每個人都知道,就是示弱和忽悠,然後趁機溜走,項羽就是個感性的人,感性的人統統是吃硬怕軟的,你硬他越硬,你軟他更軟,劉邦一軟,項羽就更軟,劉邦一示弱,項羽的虛榮心就滿足了,看吧,劉邦果然跟我想的一樣,我項羽果然沒看錯劉邦,劉邦就是那個德行。
劉邦如果敢在鴻門宴激怒項羽,項羽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殺掉劉邦,就像他殺掉楚懷王和那個勸他定都關中的儒生一樣,但問題是劉邦主動示弱、賠禮道歉,所以項羽就放過了劉邦,這就是人性,一個感性的項羽對政治事件的感性理解,你不能把項羽當成一個政治人物,首先項羽是一個感性的人,他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是自己的直觀反應和所思所想,有時候政治就是這麽簡單,尤其是在不懂得政治的人物就是這樣。
相关文章
- 鸿门宴项庄舞剑片段 鸿门宴的最大赢家,其实是项羽!
- 鸿门宴刘邦怎么跑的 项羽刘邦鸿门宴上斗志的故事
- 鸿门宴刘邦怎么跑的 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都吃什么菜?揭秘生豚肩到底是什么菜
- 鸿门宴项羽刘邦性格 揭秘楚汉争霸鸿门宴疑云: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
- 鸿门宴谁救了刘邦 如果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他能一统天下吗?
- 鸿门宴刘邦怎么跑的 鸿门宴吃什么?项羽请刘邦吃了什么菜?
- 鸿门宴刘邦怎么跑的 鸿门宴项羽杀刘邦真的能避免败局吗?看看董卓的后果便知!
- 鸿门宴项庄舞剑片段 揭秘鸿门宴上的一个细节 项羽为什么要把生肉赐给樊哙
- 鸿门宴刘邦怎么跑的 如果刘邦死于鸿门宴 项羽的命运真的会不同吗?
- 鸿门宴刘邦怎么跑的 鸿门宴刘邦赢了,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项羽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