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矫枉过正褒义还是贬义 《矫枉过正》成语典故

火烧 2022-12-11 03:08:04 1028
《矫枉过正》成语典故 矫枉过正 刘邦设立王、侯两级爵位,大封功臣 【出处】 《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译义】 比喻纠正偏差或错误过了头

《矫枉过正》成语典故  

矫枉过正褒义还是贬义 《矫枉过正》成语典故
矫枉过正 刘邦设立王、侯两级爵位,大封功臣 【出处】 《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译义】 比喻纠正偏差或错误过了头,陷于另一种偏差或错误之中。矫:矫正、扭转。枉:弯曲。 【故事】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认为秦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有分封诸侯,造成处境孤立。于是,他决定改变这种局面,恢复分封制。刘邦设立王、侯两级爵位,大封功臣。后来,异姓诸王纷纷叛乱。刘邦在消灭异姓诸侯王之后,保留了同姓诸侯王。这些同姓诸侯王倚仗与皇帝同宗,骄横跋扈,为所欲为,甚至想夺取皇帝大权。文帝时济北、淮南两王谋反,景帝时又发生吴楚七国之乱。景帝镇压了吴楚七国叛乱后,下令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王国的行政由朝廷任命官吏处理,以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执政后,又颁布「 ”推恩令”,使诸侯王可以分封子弟为侯。从此,各王国分成若干小的封地,势力不断削弱,已名存实亡。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诸侯王表序》时,对此评论西汉初年恢复分封,大的诸侯国跨州兼郡,拥有几十座城池,宫室百官的制度同京都的朝廷一样,真可说是矫正弯曲的东西超过了限度,结果弯向了另一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