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虞美人纳兰性德翻译 纳兰性德《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6-20 12:34:57 1039
纳兰性德《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原文: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

纳兰性德《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原文: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虞美人纳兰性德翻译 纳兰性德《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翻译及注释

翻译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藉著醇酒来麻醉自己,大声质问苍天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闲愁萦怀,难以派遣,我还是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吧。但只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我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

注释1虞美人:词牌之一。唐教坊曲。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1] 2炉烟:熏炉或香炉之烟。3残灺(xie):烧残的烛灰。4判:情愿、甘愿、不惜之意。5清尊(zūn):酒器,借指清醇之酒。判教句:意谓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唐皇甫冉《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日清尊只暂同。」6醒眼:清醒之眼光。7花间酒:谓美景良辰时之酒宴。8搔(sāo)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9尊前:酒樽之前。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赏析

  词首第一句以冷风、残烟、烛灰、孤影交织而成一幅孤寂凄凉的室内独居图景。「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陪伴他的,只有孤单的影子。他既是自感忧愁如此,漫漫长夜该如何打发。

  词的第二句写词人无法派遣忧愁,只能通过借酒来消愁。「判教狼藉醉清樽」,即是说我情愿喝得酩酊大醉,藉著醇酒来麻醉自己。「判教」、「狼藉」,都是决绝之语,感情色彩极为强烈,说明词人愁痛深入骨髓。否则他也不会大声质问苍天,问谁是这世间清醒不醉之人。「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出自《楚辞-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质问,似也点明了词人满腔郁闷忧愁的原因。

  词的第三句写借酒消愁、时光短暂。「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为何能与知己畅饮的盛宴总是相逢难、离别易,而人去宴散后,只能对着满桌的空杯搔首长叹。「空搔首」写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离别的无可奈何。

  词的尾句写出了虽然借酒消愁,但担心醒时又会继续喝酒的心理。「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既然闲愁萦怀,难以派遣,词人只能用美酒和梦乡来逃避它。但词人又害怕醒来之后,满腔的愁思就会让他又一次来到酒杯的面前。「总」字写出了词人的怀疑,「恐」字写出了词人的害怕和担心。

  全词迂回曲折,写出了词人从孤独到借酒销愁,再到对酒产生怀疑,心中担忧酒醒后又会继续喝酒逃避的心理活动,和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类似。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创作背景

  康熙十七年(1678年),是词人妻子逝世的一周年,词人一直没有从妻子死亡的阴影中走出。词人和朋友相邀喝酒,借酒消愁,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诗词作品: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诗词作者:【清代纳兰性德诗词归类:【失意】、【伤怀】、【感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