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西罗马宗教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宗教达不到中世纪罗马教延那种地位

火烧 2023-04-09 03:10:15 1067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宗教达不到中世纪罗马教延那种地位 知乎网友回答两个原因:一、王权垄断了神权;二、宗教的功能 即神只崇拜功能和世俗秩序功能 在中国是被拆分的。第一条很多人都能有个说道,而第二条往往是被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宗教达不到中世纪罗马教延那种地位  

知乎网友回答

两个原因:

一、王权垄断了神权;

二、宗教的功能(即神只崇拜功能和世俗秩序功能)在中国是被拆分的。

第一条很多人都能有个说道,而第二条往往是被忽视的,部分答主的答案里倒是提到类似的观点,我在这将之细说一下。

先说一。

宗教国家或者说政教合一国家,其必要条件与显著特征是,神权组织与神职人员的存在,并且神权独立于甚或盖过世俗王权。

如中世纪的欧洲,教皇与各地主教掌握宗教话语权,国王与公侯领主执掌世俗权力。

而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既是君主,也是宗教领袖。

以上两个一神教只是典型,在多神教政权中,这种情况亦是数不胜数。

(古波斯-拜火教,西藏-喇嘛教,中美洲-羽蛇神…..)

在这样的国度里,宗教是全民的意识形态,神权担负着传播意识形态、维系人心与政体的功能,并影响或干预世俗王权,宗教的力量渗透进庙堂政治、公共社会、家庭和私人。

而华夏文明早早地就终止了祭司干政。

君权将神权收归己有,君主就是祭司,国家级的祭祀大典由天子主持,神职人员仅是国家的臣僚(如宗伯、太常寺卿、太庙令,说是神职人员其实更多的是官),国有神而无神权。

即是说,君主越过神职人员直接掌有最高的祭祀特权,天子本身也成为神化的对象。

不过,这仅是根绝了神权人士干涉世俗政务,并不能解释“中国为何没有成为宗教国家”,因为君权包揽神权,君主完全可以扩大神权对于世俗政治的影响,使神权盖过王权(而不是相反),建立以君主为最高神职代表的神权政体。

为王朝的权力稳固计,这完全会是国君的一个选择。

商朝就是例证,“殷人尊神”,商王本身就是大巫,“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在中国,宗教的功能是被拆分开的。

多数国人对宗教的理解,仅止于神鬼崇拜,认为求神拜佛就是宗教了。

但是别忘了,既然相信神的存在并敬奉之,那必然就会有相应的世界观(世界的产生与运行方式,神话传说,人神关系),进而衍生相应的价值观。

事实上,大部分的宗教既包含神祗崇拜功能,也包含世俗秩序功能。

也就是说,宗教既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拜,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三观体系+社会规范,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庙堂都有涉及。

典型的如伊斯兰,不止要求信徒崇拜真主,也要求信徒以其价值体系为社会生活指导,以教法为国法,如禁酒禁赌、节日聚礼、完纳天课、禁侵吞孤儿财产、禁高利贷、善待邻人、洁净卫生、禁通奸、禁诬陷诽谤等等。

基督教和犹太教与之类似(如著名的摩西十诫),其教义都有完整成体系的秩序规范。

无论出于巩固政治权力,还是出于教化百姓、规范道德、移风易俗,这种信仰体系,都是严密而有效的,并且十分利于建立政教合一的制度。

东西罗马宗教 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宗教达不到中世纪罗马教延那种地位

而在华夏文明中,宗教的这两种功能是被拆分的。

华夏人所谓的“宗教信仰”,实则仅具有神祗崇拜功能,世俗秩序功能被剥离出来,由另外一种体系承担——周有礼乐,秦恃法,汉以来是儒,而具体的实施者,就是世俗国家和社会精英。

所谓“儒释道”,才是华夏的精神信仰,所谓“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不过是强行套用外国意义上的“宗教”而生谬。

华人没有religion,但是有belief。

华夏人是典型的泛神论者(而且还相当现实),除道教和佛教,还有各种民间信仰,灵鬼神佛,皆我可拜。

这些信仰虽有导人向善、规范德性之功,然道佛两家不入世俗(当然这里面也经过统治者的改造),大小民间信仰太泛而不严密、不成系统,所以它们难有世俗秩序功能,只能是信仰与崇拜。

并且宽泛的信仰不利于建立统一的政教合一政体。

华夏文明的这种对宗教的拆分剥离,始于周朝。

前面说过,商朝是个神权政体,盛行卜筮、祭祀、人殉。

商周革命后,周人并未强化和发展神权,而是在人神关系、祭祀、官方宣传上对商人的神权体系加以改造,说白了就是篡改,一改商人之“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而有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

至于商朝的神权体系面貌、周人改造商人信仰的目的、历程等等,详情我就不赘述了,这方面学术论述不少,大家可自己去查。

这里只说明一点:原先商人的神权体系是严密的,其神祗是相对恒定的,周人改造之后出现松动,往更加泛神的方向发展。

我们现在看到的纷繁庞杂的民间信仰,其渊源实可追溯至那个时期。

国有神而无神权,宗教的秩序功能也被剥离,于是周公作礼乐,更取代了宗教的这一功能(以后还有秦法及汉以来的儒)。

从此华夏文明再无神权,宗教仅关乎神祗崇拜,而政治制度、社会秩序、道德生活等方面,国家自有体系,无须宗教插手。

有人说,商周鼎革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走向,可见周人及周公贡献之巨。

可以说,商周革命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远,不亚于周秦之变和帝制终结。

孔子是周公姬旦(不是鸡蛋…)的粉丝,周公旦是孔子所赞誉的圣人,我认为毫不为过。

从古至今,论及中华的精神文明,言必谈儒释道,而儒家思想很多便取自周礼,直到今天仍影响着华人的思维方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