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鉴宝拒绝上交会怎样 小伙帶「蘿蔔」鑒寶,專家建議收藏或上交國家,但是萬萬不能出售

火烧 2022-02-28 21:19:47 1066
小伙帶「蘿蔔」鑒寶,專家建議收藏或上交國家,但是萬萬不能出售 在悠長久遠的人類歷史文明中,總會有一些不為我們現今熟知的物品出現,而創造它們出來的人們,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智慧和前衛的思想觀念。我們通過考古

小伙帶「蘿蔔」鑒寶,專家建議收藏或上交國家,但是萬萬不能出售  

鉴宝拒绝上交会怎样 小伙帶「蘿蔔」鑒寶,專家建議收藏或上交國家,但是萬萬不能出售
在悠長久遠的人類歷史文明中,總會有一些不為我們現今熟知的物品出現,而創造它們出來的人們,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智慧和前衛的思想觀念。我們通過考古發掘打開時代大門,通過研究文物獲取時代密碼,現今留存下來的所有古代文物代表著我們對古代的全部認知,當考古發掘出從未出現的新類別文物時,我們才得以有新的了解。然而,僅僅依靠考古發掘來獲取文物信息,其進度是緩慢的。
在當今社會,我們了解文物,除了通過考古發掘,其實還有其他方式,民間收藏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不過因文物的貴重脆弱性,世人從不會輕易示人,這也導致許多文物至今不為人們所知。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斷進步,鑒寶節目應運而生,這類節目既能滿足收藏者專業、免費鑒寶的心理,又能滿足普通人的好奇心,還能給電視台創造噱頭,經濟增收,可謂一舉三得。
有意思的是,在一個鑒寶節目中,有一位小伙竟然帶著一個「蘿蔔」來鑒寶。在小伙自我介紹後得知,這個年輕小伙可以算是收藏界的一個小行家,他所帶來的這個「蘿蔔」並不是近幾年才收藏,而是已經持有多年。在收藏這個「蘿蔔」的過程中,為了具體了解這個「蘿蔔」的價值,他也花費很多心思,通過對「蘿蔔」網路資料的搜尋查找,小伙發現在河南省一家博物館內收藏著和他的「蘿蔔」形狀極為相似的物件,兩個「蘿蔔」唯一的差別就在於自己的那個稍微白一些,而博物館的那個比較花一些。
在實地觀察兩個「蘿蔔」後,小伙認為自己的這個可能因為存世時間較長,導致「蘿蔔」本身褪色,才發白了起來。不過小伙仔細將這兩個「蘿蔔」對比後,還發現博物館的那個上面有一隻螞蚱,而且自己的「蘿蔔」在比例方面好像有一些不太協調。小伙將這件寶貝的前因後果講述完之後,現場的觀眾們都認為這個「蘿蔔」是個假蘿蔔,很有可能是仿製產品。聽到現場眾口云云,小伙一下心裡也沒了底,變得失落起來,不過小伙還是想請專家們鑒別一下,這個「蘿蔔」是什麼時代的?以及現在價值幾何?
不一會兒,負責鑒寶的專家們就出場了,每個專家都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了數十年,經驗十分豐富。當小伙將「蘿蔔」拿給專家們鑒賞時,專家們立即斬釘截鐵地指出這個「蘿蔔」是象牙雕刻的。根據包漿等多方面分析,專家們認為這是解放以前的製品,其產地應在廣東一帶,因為廣東人十分喜愛用象牙雕刻物品,並擁有十分成熟的象牙染色技術。而對於價值幾何這個問題,專家們卻面露難色,因為中國境內禁止售賣象牙製品,具體價格他們也並不了解。
鑒寶完成之後,專家們告訴小伙要麼將「蘿蔔」上交國家,要麼仍由個人收藏,但他們特意強調,一定要嚴禁售賣。小伙終於清楚地了解「蘿蔔」的來龍去脈,可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從未想過該如何處理,最終只是抱著「蘿蔔」悻悻離開。
參考資料:
《鑒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