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闻鸡起舞指的是谁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成語「聞雞起舞」,在世人心目中知名度極高。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在這句成語的熏陶之下長大的。千百年來,「聞雞起舞」一直被視為一種勤學修身的精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成語「聞雞起舞」,在世人心目中知名度極高。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在這句成語的熏陶之下長大的。千百年來,「聞雞起舞」一直被視為一種勤學修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們成長發展。關於這個成語的起源,想必很多人也耳熟能詳。晉朝有一個青年祖逖,少有大志,力圖恢復被胡虜侵佔的中原故土,每天雞叫頭遍、曉月殘星之時,他就會起床練劍習武,以此磨礪自己的意志與能力,日後成為晉朝一代名將。
不過,很多人都記住了祖逖,卻忽略了「聞雞起舞」還有另一個主角,他就是祖逖的同學兼好友劉琨。《晉書》記載,劉琨與祖逖志氣相投,都是渴望干一番保國安民的大事業的有志青年。只不過由於祖逖名氣太大,導致劉琨成了「燈下黑」,被湮沒在祖逖的高大光環下,知名度不高而已。
實際上,劉琨日後的發展成就,比之祖逖有過之無不及。劉琨擔任過晉朝并州刺史、司空、大將軍、都督並冀幽諸軍事,封廣武侯,是西晉末年與東晉初年的朝廷柱石之臣,對晉朝歷史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晉書》中對他的生平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述,篇幅之多絲毫不次於祖逖。
永康元年(300年),劉琨第一次走上歷史舞台,參與軍閥混戰。在西晉「八王之亂」中,被司馬倫任命為冠軍將軍,與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等人展開激戰。不過此時的劉琨在軍事指揮方面還很欠缺,連續遭遇兩次戰敗,他的父母也在戰亂中被殺害。
光熙元年(306年),劉琨開始進入人生之中高光時刻。當時的西晉王朝,已經到了殘燈末廟的晚期,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中苦苦掙扎。劉琨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并州刺史、振威將軍,只帶領一千多人來到并州,也就是如今的太原。
當時的并州,正處於與游牧部族對峙的前沿陣地,周邊已經被匈奴漢趙國、鮮卑代國等眾多游牧國家瓜分佔據,并州已成汪洋之中的一座孤島,形勢岌岌可危。但劉琨卻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到任數年之內,安撫流民,墾荒屯田,招募士卒,修繕城防,四方百姓踴躍來投,使得并州重新恢復北方重鎮的雄姿。
劉琨獨守孤城,在孤軍奮戰的險惡處境中,數次擊退周邊游牧部族的進犯,為西晉保住了難能可貴的在北方僅存的軍事據點。西晉滅亡後,劉琨才迫不得已歸降了鮮卑王段匹磾。
但不幸的是,劉琨不小心捲入了鮮卑人的皇權之爭中,最終在太興元年(318年)被殺,年僅四十八歲,子侄親戚多人無一倖免一起罹難。
劉琨雖然也干過一番英雄事業,但也有很多毛病,是那種優點缺點同樣突出的人。《晉書》記載,劉琨「素奢豪,嗜聲色,雖暫自矯勵,而輒復縱逸」,生性喜歡豪華奢侈的生活,嗜好聲色犬馬之樂,雖然有時候也會約束自己發憤圖強,但很快就故態復萌,耽於逸樂。
劉琨還缺乏識人之明,他喜好音律歌曲,曾經重用一個名叫徐潤的伶人,徐潤藉助他的寵信胡作非為,他卻不聞不問。部下令狐盛勸諫他,反而被他殺掉。凡此種種,嚴重影響了他的形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已相繼」,投奔他的人和逃離他的人幾乎一樣多。
因此後世對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各運奇才,並騰英氣,遇時屯而感激,因世亂以驅馳,陳力危邦,犯疾風而表勁,勵其貞操,契寒松而立節」,也有人認為他「恃才傲物,驕恣奢侈,卒至父母妻子皆為人所屠」。了解更多晉朝名將劉琨的歷史知識,請閱讀經典史籍《晉書》。
很赞哦!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