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发展 西充车龙乡历史
西充车龙乡历史
一、西充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西充县下辖16个镇、28个乡。
西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偏北部,毗邻川北重镇南充,面积1108平方公里,辖44个乡镇,总人口68万。
西充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三产融合示范县、全国清洁能源生产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扩展资料:
西充,历史人文交相辉映,是久负盛名的文化大县。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置县,至今已有1395年历史。自古崇教尚学,耕读传世,先贤辈出,人文荟萃,“诳楚存汉”大将军纪信、三国硕儒谯周、唐代高僧何炯、“保路运动”先锋罗伦、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江震、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创始人张澜等皆诞生于此。
西充书法剪纸艺术独树一帜,“祥龙嫁歌”“板凳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参考资料来源:西充县政府官网-西充县基本情况介绍
二、西充历史上的著名寺庙
西充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西充县城后的化凤山巅(今西充观音乡大磉磴村)。
早在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安汉县地置西充县时,为纪念信将军为国捐躯,安定汉室之功,在此山上修建了“纪将军庙”来祭祀他,历代官员与文人题诗赞颂不绝。唐朝时,又在化凤山麓的虹溪河畔修建了资福寺(又名大佛寺,今西充中学),寺中有池、深幽清澈、虹溪环绕,绿树荫翳。
当时,著名高僧何炯(西充多扶镇圭峰坝村人,华严宗第五代祖师,法号宗密,世称圭峰禅师),曾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约815年)重返故里,在此寺讲经说法。相传,他说法时,天雨飞花,见八人自池中出,侍席听毕复入,乃称讲经处为雨花堂,池为龙池,誉为“龙池法雨”胜景。
到了明太祖洪武年间(约1370年)又将庙宇修葺一新,在佛殿之下建小桥,榜曰:“八龙听讲所”;在虹溪之滨修建山门,匾曰:“圭峰禅院”。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殿阁,西充县令宁元甫书题《重修圭峰禅院记》,镌碑竖于殿前。
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李棠(直隶清苑人,进士)任西充知县时,题《龙池法雨》诗云:“宝刹通幽映碧泉,高僧梵呗古来传。于今风雨萧萧夜,疑是神龙听讲筵。”
解放后,将此寺辟为中学,逐渐扩建,千年古刹及龙池荡然无存。
三、西充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西充县下辖16个镇、28个乡。
西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偏北部,毗邻川北重镇南充,面积1108平方公里,辖44个乡镇,总人口68万。 西充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三产融合示范县、全国清洁能源生产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扩展资料: 西充,历史人文交相辉映,是久负盛名的文化大县。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置县,至今已有1395年历史。
自古崇教尚学,耕读传世,先贤辈出,人文荟萃,“诳楚存汉”大将军纪信、三国硕儒谯周、唐代高僧何炯、“保路运动”先锋罗伦、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江震、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创始人张澜等皆诞生于此。 西充书法剪纸艺术独树一帜,“祥龙嫁歌”“板凳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参考资料来源:西充县政府官网-西充县基本情况介绍。
四、西充县的历史人物
张澜(1872~1955),男,字表方,汉族,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
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 纪信,字成,四川省西充县紫岩乡纪公庙村人。
谯周(约201-270),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县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著名的儒学大师和史学家。
马廷用:明朝,礼部尚书、教育家,字良佐,号紫崖。(1446---1519),四川西充县紫岩乡人。
康熙六十一年《西充县志》称为其“文坛宗伯”,并认为“西充文学,自马廷用宗伯始盛。” 徐占彪(1840~1892),名承安,字昆山,西充县鸣龙镇宫子山村人。
清朝将领,清朝晚期军事家、民族英雄。 许岚,著名诗人,原名胥洪龙,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四川省西充县鸣龙镇凉快垭村胥家坝人,今仁寿县人。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打工诗歌代表人物。何炯(784~841),号宗密,相传为西充县多扶镇人,唐代著名高僧。
何炯卒后,唐道宗追谥“定慧禅师”。855年(唐大中九年)户县建圭峰碑,由相国裴休撰文,柳公权书。
王搢(1870—1941),字缙绅。西充县占山乡人,生于书香门第。
垂暮之年,从事佛学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