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共重庆谈判 谁看过《重庆谈判》?谁能告诉我影片中最简单的主要内容?里面主要讲的是谁?里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火烧 2022-07-27 16:36:03 1114
谁看过《重庆谈判》?谁能告诉我影片中最简单的主要内容?里面主要讲的是谁?里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谁看过《重庆谈判》?谁能告诉我影片中最简单的主要内容?里面主要讲的是谁?里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我

谁看过《重庆谈判》?谁能告诉我影片中最简单的主要内容?里面主要讲的是谁?里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谁看过《重庆谈判》?谁能告诉我影片中最简单的主要内容?里面主要讲的是谁?里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我是你的老朋友了。我这次回答是略带随意。
重庆谈判,历史题材的电影,还是不需赘述了吧。我还是挺喜欢此类题材的影片的。尤其是演员的特型表演,包括口音。现在人很少关心历史了。真让偶HAPPY.
故事百度一下都知道。其实,我感觉你在找知音。呵呵。俺是Boy,old boy.胡慧中客串的不错。古月去世了,俺挺想念。他好像是偶然被发现的。曾经在公交上被老妪行礼,超感动!

小兵张嘎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主要讲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一个叫张嘎的小男孩为了给被鬼子杀害的奶奶报仇救出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员钟亮,他参加了八路军。凭他的机智聪明和勇敢与敌人周旋到底多次完成了任务。

《飞夺泸定桥》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讲22位勇士说红四团夺下泸定桥

看 红颜 有感(要求: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印象深刻的情节和感受)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巖》这本书。《红巖》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薰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
在红巖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巖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祕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志,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巖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充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钜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巖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小兵张嘎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主要讲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一个叫张嘎的小男孩为了给被鬼子杀害的奶奶报仇救出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员钟亮,他参加了八路军。凭他的机智聪明和勇敢与敌人周旋到底多次完成了任务。
展示了嘎子、胖墩、玉英、佟乐四个孩子,在抗日烽火中的戏剧故事和富于传奇的童稚友谊.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在县城结识了集贤居少掌柜佟乐,嘎子仇没报,反而陷入鬼子追杀.在佟乐和一个神祕便衣的帮助下,脱离险境.便衣原来是罗金保,将嘎子带到区队祕密隐藏之地,钱队长收留了嘎子.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由此同时,后方特派员刘燕肩负使命路经白洋淀被伏击.刘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员混入区队.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嘎子和佟乐、胖墩行动起来,误认为区队联络员纯刚是鬼子奸细.纯刚竟然被孩子制伏,报信不成有口难辩.白洋淀鱼户女儿玉英,打鱼时救了刘燕.刘燕受伤难行,请玉英去城里寻找联络员.玉英在城里遇到了嘎子一伙.三方力量围绕着真假特派员斗智斗勇,特派员肩负的任务迫在眉睫,大批药品将在指定时间内经过白洋淀.鬼子方面,肥田和斋藤一武一文,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奸细石磊了解真想,将区队八路和药品一网打尽.区队钱队长则逐渐识破石磊真面目,将计就计引鬼子出动.而真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肥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国共重庆谈判 谁看过《重庆谈判》?谁能告诉我影片中最简单的主要内容?里面主要讲的是谁?里面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火红的山脊主要讲的是谁,讲的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

火红的山脊主要讲的是:志原军战士黄继光
事情:志原军战士黄继光从团长张予明、卫生员李香口中得知,他被卖的弟弟还活着,并且见到了照片。黄继光异常喜悦,准备战斗结束后立即去看望弟弟。战斗打响了,敌人准备大反攻,占领了1100高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联络中断了,敌人封锁了三天,黄继光只身冒着危险弄回了水。这时战友不断牺牲,敌人把草丛变成了火海,邱少云被淹没在烈火中……反击开始了,黄继光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奋不顾身的堵住了机枪口。战斗结束了,弟弟黄继恕接过了哥哥手中的枪,用青春和热血继续建筑著中朝友谊的长城。
印象深刻的情节:他想方设法要去前线,最终在战场上,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碉堡。只见他扑向洞口,堵住了敌人疯狂的攻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感受:黄继光那舍身为国的精神令我感动,他的英勇壮举令我敬佩。是啊,为了祖国,一个平凡的通讯员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来堵住敌人的“枪眼”,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和平幸福的今天。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电影中艰苦的战争条件相比,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
参考::baike.baidu./link?url=9pzMcZ_YNrE5-bNH8kMMsCIBt6-l8JU-yh_mI-Chu0VIc0fDAnktyjbAFxD9M8xz1Bv03_oMdU-qYHJunRU_EK
欢迎追问哟~满意的话请采纳吧(づ ̄3 ̄)づ╭~

《锄奸》电视剧讲的是谁是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

《锄奸》电视剧讲的是:《锄奸》讲述了由杜淳饰演的“锄奸队长”李彪与于荣光饰演的“汉奸哥哥”林振海之间错综复杂、矛盾对立的兄弟之情;展现李彪在面对昔日手足情深的兄弟时的两难与抉择,贯穿与白冬菊、胡晓月两位女主角的情感纠葛。 有杜淳、于荣光、杨若兮

地雷战这部电影中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是由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地雷战》这部经典的革命电影。它记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利用地雷巧妙地与敌人做斗争。
1942年鬼子又来扫荡了。
民兵当然尽力抗衡,但鬼子人多,民兵人少,鬼子武器好,民兵武器差,就是钢枪和铁地雷也是寥寥无几,更别说大-炮什么的了。不过,虽然铁地雷没有,但就象歌里唱的那样“没有铁地雷就造石雷呀,没有炸弹自己碾呀!”民兵们开始自己造起了地雷。更重要的是:民兵们还给各种雷取了很多有意思的名字呢!有——“踏雷”:一踩上去就炸;“绊雷”:一绊上就炸;“子母雷”:把手榴弹放在地雷上,专炸骑兵和行军大队;“碎石雷”:放上炸药,盖上木板,再在外面放上石头,专门用来封锁要地,也叫天女散花;“连环雷”:用几根铁丝把地雷串起来,专炸行军大队;“真假雷”:上面放假地雷,下面放真地雷。用雷主任的话讲:“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死雷活用,到处开花!”
光是地雷战还不够,民兵用麻雀战结合地雷战,把鬼子弄得晕头转向!敌人为了防护,还搬来了工兵,拿着一个只要是金属都测得出来的探雷器,把民兵埋得雷都挖了出来。他们杀人,放火,毁了我们的家园。于是,我们又发明了“飞雷”和“头发丝雷”。“飞雷”到处都可以用,到处都可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头发丝雷”又称“神经过敏雷”,敌人的探雷器一碰到,就爆炸!
鬼子还不甘心。1944年,民兵和鬼子又进行了更大的战斗!于是民兵用“钉子雷”封锁公路,用“天雷”封锁森林,又用“土水雷”封锁河道。但是,卑鄙可恶的鬼子把村民抓去,让他们领头去踩自己埋的雷。
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村民们顶烈日、冒严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我仿佛听见了村民们在高喊:“响了一个,又响了一个!”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和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了过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艰苦。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辜负先烈们的鲜血和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地雷战主要人物是谁,讲的是什么故事,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情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 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 作者署名刘丁 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 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 由此书可知 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 至1941年 已经形成战术 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雷战》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甚大。
赵疃、文山后、小滩村适宜打游击战,这三个村地雷战也开展的最为活跃。敌人几次要到内地“扫荡”,都被他们掐住了喉咙,打得狼狈不堪。三个村因此而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当时,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孙玉敏虽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却是一员杀敌虎将。她曾到五六里外的村庄去送情报,还只身深入虎穴,瓦解出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她曾教会了四十多名妇女埋雷、造雷。他们在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子、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赵疃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这样,不仅打了“蛇头”,还对瓦解伪军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整个盆子山区成了广大民兵开展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用武之地。敌人每次出动都以大批的伤亡而败退。
民兵在铁路上埋地雷
海阳地雷战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运用灵活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死争夺,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海阳民兵因此而名声大震,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到赵疃村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后,便埋伏于附近的仗子山上,并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远时,突然向西转去。这时,埋伏在山上的民兵队长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顿时,枪炮齐鸣,人人喊杀。日伪军立即向民兵扑去。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入民兵布好的地雷阵,炸死炸伤敌人15人。
山东海阳地雷战:民兵有了反扫荡利器[1]
抗战时期,我省海阳县的地雷战闻名全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其中赵守福、于化虎和孙玉敏3人还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1940年2月,日军侵入海阳县,很快占领了行村、大山所、鲁古埠和凤城等沿海村庄,并在那里建立据点。日伪军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海阳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共海阳县委积极发动群众,建立起青抗先、农民自卫团等抗日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地方武装狠狠打击敌人。
1943年秋天,赵疃民兵负责人赵同伦从区武委会领来了两颗地雷,他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200多个日伪军出来抢粮后,从赵疃西大道回据点,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提前在路上埋下两颗绊雷,一下炸死13个敌人,民兵们心里乐开了花,都盼望上级多发一些地雷。可是,那时八路军兵工厂的条件很差,地雷生产远不能满足需要。赵守福他们日夜琢磨,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一颗“石雷”,经过试爆,效果很好。于是,他们就地取材,把漫山遍野的石块利用起来,制成各种拉雷、绊雷、滚雷。
与此同时,其他村庄的民兵,也都学会用地雷打击日军。文山后村于化虎曾到独立营学习埋雷技术,并很快教会了其他民兵。同年秋的一天,他们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纪一带去“扫荡”,就在敌军回行村的必经之地——野虎岭,埋下两颗地雷。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登上野虎岭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日军飞上了天空。敌军官吩咐士兵到赵疃下门板抬尸,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炸死了3个敌人,其余的敌人急忙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来。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埋雷技术和地雷战术也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也由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赵疃的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打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一旦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民兵们就提前做好准备: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田、菜园、门阶下、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后来,敌人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走在前面开路。民兵们连夜发明出一种“长藤雷”,把引爆索线加长,等群众安全走过再迅速拉火,使地雷专在敌人脚下开花。
1944年夏天,敌人从青岛调来300多名日军,妄图配合行村据点里的敌人向我反扑。于化虎化装成敌兵,携带4颗共100多斤的地雷,趁黑天尾随在敌人队伍后边混进据点,隐蔽起来。待到敌人都睡下了,他熟练而飞快地把4颗地雷埋在操场上,然后翻过围墙,跃过壕沟,剪开铁丝网,返回村庄。第二天早晨,据点里吹号集合,不大一会儿4颗地雷接连爆炸,共炸死敌军33人,重伤4人,轻伤多人。
1945年5月,盘踞在青岛的日军纠集了3000余兵力重占盆子山区,反复进行“清剿”、“扫荡”。中共海阳县委领导全县人民集中全力配合部队,积极开展麻雀战、地雷战反击敌人。5月8日,行村据点的敌人偷袭赵疃。赵同伦、赵守福等预先获取了这一情报,即率民兵在村里摆下地雷阵。敌人闯进村北的树林里,碰响了绊雷;转而扑向十字街口,又踏响“箱子雷”,共毙伤日伪军16名,炸死战马1匹。5月下旬,日伪军在孙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二十几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经常在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敌人频频挨炸,死伤累累。在盆子山区人民开展反“扫荡”的105天中,海阳民兵共配合部队埋雷2500多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00多人。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山东地区的抗战,为山东地区的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河北阜平县民兵李勇充分利用地雷战和麻雀战结合的战术,率领民兵共毙伤日伪军364名,炸毁汽车25辆,成为远近闻名的“爆炸大王

谁看过上官午夜的《天劫》?能告诉我它的主要内容吗?里面有鬼吗?

没有鬼。其实是几个富家子弟的残忍游戏。如果需要,可以发给你全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