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辛亥革命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火烧 2022-11-05 15:55:44 1202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文章转载:浅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100132233 李孟扬【摘要】本文从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谈起,通过实例分析了辛亥革命群众基础、政治基础、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从、由分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文章转载:

浅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100132233 李孟扬

【摘要】本文从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谈起,通过实例分析了辛亥革命群众基础、政治基础、物质基

础和阶级基础。

从、由分析可得知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一场革命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能够得出辛亥革

命的爆发是必然的。

【关键词】辛亥革命必然性原因意义

辛亥革命是1911 年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民主革命运动。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场变革摧毁了清政府的朽败统治,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

辛亥革命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使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可以说,辛亥革命是20 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它在很多重要方面改变了中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为中国以后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1)而它的爆发,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一,清廷的腐朽严苛的统治,制造了“官逼民反”的局面。

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就是清政府对保路运动的镇压。

将本不属于铁路收回作抵押贷款严重侵犯广大民众的权益,触发众怒。

1903 年12 月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改变铁路只准官办或外国人办的状况。

川汉铁路的募集资金阶段,采用的是“官股”“商股”加上“民股”合资的方式,绝大多数四川的百姓都和川汉铁路息息相关,都是川汉铁路的“股东”。

公司和筑路权都曾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清政府收归国有,既违法,又与民众对立。

不仅如此,清政府还对请愿的保路同志会施以血腥的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这彻底激起了川人的怒火。

而后为镇压保路运动,清廷调兵至四川,才为武昌起义创造了良机。

与此同期各地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等运动也频繁发生,使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从而使辛亥革命有了群众基础。

其二,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制度改革的失败,使得必须有一场革命来推翻封建帝制。

从1906 年宣示预备立宪开始,走文明国家共同的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之路,已是无可抗拒的趋势。

1910 年1 月至1911 年初,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连同各省商会、教育会及其他绅民代表一连四次发动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

1910 年9、10 月间,各省督抚纷纷电请先设内阁以立主脑,开国会以定人心;各地学生接连罢课;资政院也通过决议上奏,请速开国会。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近十年改革实践,民众、士绅和各级官吏的认识渐趋一致,政治制度改革迈大步的时机已经到了。

可是,清政府虽然把原定九年的预备立宪年限缩短为五年,仍然扭捏作态,不肯在1911 年年立即召开国会,坚持拖到1913 年。

1911 年5 月说是组织责任内阁,却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意味着在关键时刻,皇族不愿释放权力。

改革时机,稍纵即逝。

当断不断,并且一再激怒各种社会力量,通过体制内改革整合社会的机会白白流失了。

不顾浩大的四次请开国会运动,不能当机立断在1911 年开国会,是政治迟钝。

由此触发了辛亥革命,清廷自断性命。

其三,20 世纪初,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他们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而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诉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本身就代表了民族资本主义。

传统的封建统治者始终有着重农抑商情结,这本身就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之鸦片战争以后,为了从中国攫取利益,帝国主义侵略者始终打压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

为求得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民族资本主义对于辛亥革命给予了极大地支持。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2)当初求生存求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

总而言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曾强烈地激动和极大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辛亥革命,距今已经整整80 年了。

(3)80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如果说中国的进步是历史必然,那么辛亥革命就是这历史必然性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2.石波,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湖北社会科学》1991 年08 期。

3.诸雨民,曲青山,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纪念辛亥革命80 周年,中共青海省委讲师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