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乾隆和和珅 和珅當比清朝十五年收入的錢,為什麽嘉慶一年就用完了?

火烧 2022-01-13 17:26:16 1036
和珅當比清朝十五年收入的錢,為什麽嘉慶一年就用完了?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駕崩,正月初四得以“親政”的嘉慶帝就馬上罷免了和珅的一切官職。正月初八正式將和珅下獄,正月十五定了和珅二十條大罪,

和珅當比清朝十五年收入的錢,為什麽嘉慶一年就用完了?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駕崩,正月初四得以“親政”的嘉慶帝就馬上罷免了和珅的一切官職。正月初八正式將和珅下獄,正月十五定了和珅二十條大罪,三天后將和珅“賜令自盡”,這位大清朝的一代巨貪,人生就此終結。

據《清朝野史大觀》《清俾類鈔》等資料記載,大清“抄和珅家”抄出來的財富“八百兆有奇”,如果這個數額屬實的話,那就相當於此時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這麽大一筆錢,以《清俾類鈔》的說法“悉以輸入內府”,那大清真是發了,於是這件事最後演變成一句流傳上百年的民謠: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乾隆和和珅 和珅當比清朝十五年收入的錢,為什麽嘉慶一年就用完了?

理論上說,嘉慶把和珅的家產照單全收,嘉慶一朝不應該是富極一時嗎?但事實是,在嘉慶帝執政的二十多年裡,“沒錢”成了大清王朝的常見景象:嘉慶帝的衣食住行,一輩子都極盡簡樸,連大清官員出使外國,都常宣揚嘉慶帝“觀於宮殿多簡陋”。

那為什麽嘉慶沒收了和珅那麽多錢卻還是窮得叮當響呢?首先,就是被誇張了的和珅財產,《清實錄》記載:和珅“落馬”後,總共被抄了兩次家,第一次被抄出了二百多個手串和十幾個寶石,還有數百萬兩白銀。第二次又抄出了上千萬兩白銀,以及和珅家牆壁夾層裡藏的三萬多兩黃金,另外還有他通州薊州等地的店鋪,“折現”後又是十萬兩白銀。但僅此來算,與民間“八百兆”的傳言,卻是相差甚遠。

其次,大清到了嘉慶年間,已是舉步維艱。外加“太上皇”乾隆帝在位時,各種事搞得太厲害。諸如“下江南”等大事,他晚年自己也承認“做無益害有益”。可承認也晚了,“下江南”的花費數字,明面上就有兩千萬兩白銀,比後來第一次鴉片戰爭賠款還多,實際更是多得多。

另外還有乾隆晚年時的西南“白蓮教大起義”。這事爆發後,各級官員成天報喜不報憂。待到乾隆與和珅都前後腳離開人世,前線在各級文武官員的糊弄下,已經“糊”成一鍋粥。後來嘉慶帝發了狠,撤換了大批無能軍將,調集重兵圍剿,總算在嘉慶九年把這場大亂平定下來,可清王朝前後花費了兩億兩白銀,這已經相當於多年後甲午戰爭賠款。

最後還有一件事,也成為了嘉慶頭疼的事。乾隆晚年,在和珅的“操辦”下,河道歷任總督都是和珅的心腹,上任就知吃拿卡要,大清如“生命線”一般的“河務”,完全癱了下來。乾隆六下江南期間,黃河就多次發水,到了嘉慶年間,更變成了空前大患:黃河在河南山東等地多次決口,京杭大運河屢次被斷,北京城也有斷水風險,沒法子的嘉慶只能下令大修。

從嘉慶親政起,到嘉慶九年,歷經五年時間,投入大筆巨資,清王朝完成了一次空前的黃河治理工程。嘉慶九年工程順利完工,從此“全河已歸故道,江境水勢順暢”。堪稱整個十九世紀裡,拚死拚活一二十年的嘉慶帝,乾的最有影響力,效果最卓越的大事。當然,錢也沒少花。

以此來看,苦苦幹了大半輩子的嘉慶帝,能把完整的大清江山交給道光,已是能力極限。大清王朝的沒落從乾隆晚年開始不斷積弊,嘉慶就是再抄十個和珅的家也頂不住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