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我的父亲播放 (北京)讲座:我的父亲袁世海

火烧 2022-02-27 05:32:45 1045
(北京)讲座:我的父亲袁世海 袁世海(1916年2月11日-2002年12月11日),原名袁瑞麟,北京人,花脸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以演曹操而闻名,有“活曹操”之美誉。袁世海8岁开始学习京剧,拜

(北京)讲座:我的父亲袁世海  

袁世海(1916年2月11日-2002年12月11日),原名袁瑞麟,北京人,花脸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以演曹操而闻名,有“活曹操”之美誉。袁世海8岁开始学习京剧,拜许德义为师练功学艺,又向吴彦衡先生学习老生。1927年进入富连成科班学戏,艺名袁盛钟,初学老生,后随叶福海、裘桂仙和王连平、孙盛文(袁世海的师兄)学花脸,始易今名。在八年科班学艺期间,勤学苦练,潜心学习前辈及名流的表演艺术,技艺超群,学业突出。1934年出科后,先搭尚小云先生的重庆社演戏,在尚主演的《九曲黄河阵》《玉虎坠》中扮饰配角袁世海简介,巡演于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1937年与李盛藻合作,先后排演了《青梅煮酒论英雄》《胭粉计》《三顾茅庐》《马跳檀溪》《除三害》等诸多生净合作剧目。1940年拜郝寿臣为师,技艺更见精益,成为郝派艺术的主要继承人。在此后的十几年演艺生涯中,曾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马连良、谭富英、高庆奎、周信芳、盖叫天、奚啸伯、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新艳秋、李万春、李少春等名家合作演出剧目三百余出。1950年参与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京剧团,后曾担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1980年加入gcdzg,曾任全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袁世海先生的艺术天赋超群,又全面学习、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表演经验,传统基础深厚扎实,为他的艺术创新和建立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奠定了基础。袁世海的嗓音宽亮浑厚,他将自己特有的炸音与圆润之音调和使用,听来刚劲明爽。咬字发音真切清透。他擅于运用节奏鲜明的“流水板”“快板”一类唱腔表达角色丰富的内心变化。他在舞台上塑造的各类性格的人物形象,质朴豪放,刚劲有力,以情传神,撼人心魄。他不但嗓音宽厚洪亮富于感情,而且善于表演,以“架子花脸铜锤唱”的独特表演特点,大幅提高了架子花脸在舞台上的表演手段,开创了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成功地塑造了曹操、鲁智深、李逵、张飞、张定边、廉颇、项羽、牛皋、窦尔敦等一大批可称为精品并且传之于世的艺术形象。在群众中有“活曹操”“活张飞”“活李逵”和“活鲁智深”之美誉。

做功是架子花脸的首具之功。所谓“做”,既包括身段工架,也包含了塑造人物时的体态表情。袁世海二者兼而有之。他的身体魁梧,动作边式稳练,身段漂亮大方,注重造型的完美。他刻画人物细致入微,一段看似平常的戏,他却能抓住角色的内在活动,揭示其性格特征。例如他在《黑旋风》一戏中,表演李逵观赏梁山泊景色的一段表演,是一个人的戏,也没有突出的戏剧矛盾。“但他却挖掘出了李逵性格、思想、感情的内涵。从桃花的落英缤纷,鱼鸟的潜翔高唱,想到吴用的诗句,想背又背诵不出,同时又想到有人讥讽梁山无有美景,立刻就想把他暴打一顿”(翁偶虹《谈京剧花脸流派》),这段表演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李逵纯朴爽直、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代表作有《盗御马》《论英雄》《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赠绨袍》《除三害》《李逵探母》《黑旋风》《桃花村》《九江口》《坐寨盗马》等。

艺海天涯

其它题名:袁世海回忆录

责任者:袁世海口述

出版者: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年

回忆袁世海的戏道:奉行“有货才有客”

引题:逸夫舞台上演《霸王别姬》,各地名家来沪纪念袁世海百年诞辰

作者:黄启哲

文汇报,2016年04月17日综合版

思念架子花泰斗袁世海

作者:龚和德

期刊:中国戏剧,2016年04期

略论袁世海先生的表演艺术

作者:李为群

期刊:戏剧文学袁世海简介,2006年05期

郝派传人袁世海

作者:易杳

期刊:瞭望周刊,1986年29期

老骥伏枥 志在梨园——记著名表演艺术家袁世海

作者:吴丽燕

期刊:中国戏剧,1991年08期

尊师爱徒 承上启下——记京剧大师袁世海

作者:和宝堂

期刊:艺术教育,2003年01期

京剧欣赏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主讲人:田志平

内容简介:田志平老师跟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观赏京剧演出应该以欣赏作品内容为主,还是欣赏表演者功夫与魅力为主,他认为以后者为主。理由之一是从京剧的观演历史来看,大量懂行的观众都是把审美焦点放在表演者身上的。理由之二是戏曲艺术所含的审美信息,最全面最完整地展示在舞台演出之中,表演者则是舞台演出中的主要信息传递者和主宰者。理由之三是表演者的的训练水平和艺术能力,直接对舞台信息传播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个问题是京剧表演者的功夫与魅力,需要经过脚色(行当)的刻苦塑型,反复锤炼而成。第三个问题是京剧行当的划分及表现力。它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大行当中又有更细的划分。划分原因可以从对应人物时的生理、心理以及舞台演技运用特征来考虑,也可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第四个问题是京剧呈现内容的具体物质手段和方法被称为“程式”,“程式”即戏曲的语言体系。最后田老师总结,京剧观赏的焦点是表演,京剧是国剧,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集大成者,只有通过不断的观摩,才能体会其中之美妙,获得应有的认识。

武汉图书馆提供:京剧艺术欣赏

主讲人:朱世慧

内容简介:中国戏曲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的不断重复,成就了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表演。以弘扬国粹、振兴京剧、多出优秀剧目为己任,让戏曲得以不断的传承、延续。

京剧欣赏入门

主讲人:孙毓敏

内容简介:讲座中,孙毓敏老师介绍了戏曲美学,同时兼谈了流派欣赏。具体包括:中国人为什么应当了解京剧;外国人狂热京剧;如何欣赏京剧;介绍一首解释京剧程式语汇的审美诗。

神奇的京剧

主讲人:李玉芙

内容简介:李玉芙老师紧扣“神奇”二字,为我们讲述了京剧之种种神奇之处。讲座一开始,李老师先是讲述了她个人的学习历程,回顾了梅兰芳先生对她的教导,以及梅先生的神奇之处。随后,李老师先后为大家讲述了京剧在国内外引起的影响之神奇、京剧题材与表演之神奇、京剧服饰化妆之神奇等,为我们揭示了京剧之令人惊叹的神奇之处。

说京剧脸谱

主讲人:徐城北

内容简介:徐城北老师从刘曾复、朱家溍两位老先生,讲到袁世海、裘盛戎两位杰出的近代京剧名角以及他们身后十几代的戏曲净行演员,是他们把这个脸谱创造发展延续流传到今天,同时漫谈了拜师的过程,指出京剧脸谱用最简单的办法——通过演员蘸上颜料在脸上画出一定的图案来表露出一种美,表露对剧中人的人性性格的一种期许、期望,然后按照一定的舞台规则在台上程式的进行表演,这百十年来流传到今天没有遗失,从这个意义讲,京剧脸谱称得起是人类艺术的无形瑰宝。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中国京剧在海外

主讲人:梅葆玖

内容简介:梅兰芳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自幼刻苦学习昆曲,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葆玖老师讲述梅兰芳大师很多人并不知晓的生平,包括他是如何去日本宣传京剧、日本歌舞伎和京剧有什么联系等。

梅周导演艺术与京剧的当代传承发展

我的父亲播放 (北京)讲座:我的父亲袁世海

主讲人:逯兴才

内容简介:在中国,京剧艺术作为传统艺术中最为闪耀的明星,一直受到各界追捧。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何与现代表演艺术相融合?中国传统戏剧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逯兴才教授针对当代京剧导演艺术与京剧传承发展提出建议,并与大家一起探寻京剧的发展之路。

京剧艺术与电影

主讲人:李亦中

内容简介:戏曲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艺术,已有千年的历史,而中国电影艺术则起源于西方,才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电影和戏曲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期讲座中,李亦中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

京剧旦行的传承与发展

主讲人:刘秀荣

内容简介:本次讲座,将围绕京剧旦行的传承与发展,阐述自恩师王瑶卿、四大名旦等老一辈艺术家,一脉相承,演进至今的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