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事件 如何评价郭晖的一幕这一历史事件

火烧 2023-01-15 01:14:10 1064
如何评价郭晖的一幕这一历史事件 一、郭晖得生平事迹,要简略郭晖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个焦点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扇扇沉重的大门在她面前洞开了……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因为一次变故,她的生命核

如何评价郭晖的一幕这一历史事件  

一、郭晖得生平事迹,要简略

郭晖

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个焦点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扇扇沉重的大门在她面前洞开了……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因为一次变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发了。这个小学未毕业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学 ,成了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残疾女博士。

噩梦降临,人生之路从此转了弯

她曾有一双弹跳如簧的腿。

在河北省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的时候,郭晖喜欢跳舞、长跑,那时,她的梦想是当一个舞蹈演员。

一切的转折在1981年5月9日,她刚刚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练习跳远,她不小心崴了脚,母亲发现后把她带到了医院。

这一去,孩子却从此走上了一条谁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医院的误诊,导致小郭晖高位截瘫。

两平方米的世界,创造人生奇迹

以臂为半径,郭晖的世界只有两平方米。她只能仰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来……

然而,无腿的她开始了一场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一起上路的还有她的父母。

母亲日夜操劳,端水喂饭,梳头洗脸,她生了褥疮,后背溃烂,母亲时时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褥需要天天清洗,母亲的手指竟变成了畸形,像树根一样曲折了。

父亲爱好音乐,拉得一手小提琴,可现在,乐器全藏在了床下,被老鼠咬断了弦。他学会了打针,成了女儿的保健医生,每天夜里帮她按摩和屈伸双腿,一次、两次,直至2000次……固执的父亲总希望突然有一天,女儿猛地站起来,笑盈盈地说:“爸,妈,我好了,上学去了。”

在母亲的搓衣声中,在父亲的按摩声中,郭晖用三年时间自学了全部初中、高中课程。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学等需要做实验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胸中的世界慢慢大了起来,有了阳光,有了笑声。

无悔的坚持,找寻人生的未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可以报名参加英语自学考试大专班,郭晖眼前一亮。

大专班的教室在五楼,每次上课的时候,父母轮换着把她背上去。到教室后,她坐不稳,父母就用四个课桌把她紧紧地挤在中间。但仍是不稳,身体在课桌间直摇晃,她的双手只得抠住桌沿。为了避免上厕所,她不吃饭,不喝水。

上课的时候,健全人大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只有她认认真真,字斟句酌,如春蚕食桑,全变成了腹中经纶。毕业考试的时候,全班30多名同学,只有郭晖一次性全部过关。

1996年初,郭晖参加了山东大学在邯郸开办的英语研究生班。在硕士论文答辩现场,李玉陈教授紧紧握住郭晖母亲的手,说:“感谢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这是我们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论文答辩……”

迈入最高学府,在北大圆了博士梦

2002年底,郭晖试探着向四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各写了一封信。

一周后,只有北京大学的沈弘教授回信了。这位从剑桥大学留学归来的博导欢迎郭晖报考,并“坚持择优录取”,至于残疾情况,他只字未提。

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分数出来了,郭晖考了第一名。

北大百年历史上从没招收过如此高度残疾的博士生,但国家明确规定:各大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招残疾学生。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难题,北大犹豫了。

招生办的一位负责人试图劝退郭晖,却又不好明言,便与她进行了一次网上对话。

“北大博士不好毕业,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体和经济条件能承受吗?”

“北大是我儿时的向往。翻译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据我所知,桑兰也是高位截瘫,去年被北大新闻学院(本科)录取了……”

这时,沈弘教授站了出来,向学校写信:“在国外,我从没有听说过因残疾而被大学拒收的先例……”北大招生办经过多方权衡后,终于向郭晖伸出了欢迎的手。

那一天夜里,沈弘向郭晖发出了最后一个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欢迎你来北大读书!”

郭晖报到的时候,校领导指示破例为她单独分配一间宿舍,允许家人陪读。更让她感动的是,第二天,她将经常出入的房间、楼道、厕所、教室等地方的台阶被全部铲平,代之以适合轮椅行走的平缓通道。

二、如何评价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

一、以成败论鸿门宴中项羽,他骄傲,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迂腐,死抱着仁义观念,没杀掉政敌;愚蠢,居然透露曹无伤是内奸。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

二、以人性,英雄的理念来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真英雄也。他光明磊落,反对阴谋诡计;待人宽厚,能容忍别人的过错;对刘邦他心慈手软,心存善念;对项伯,他是用人不疑;对樊哙,他是从谏如流;对英雄,他是抛弃阵营偏见真心赞赏。历史上英雄败于小人的悲剧层出不穷,他是令人敬佩的又是令人嘘唏的英雄。

谈刘邦

一、从他收买项伯看,有政/治手腕。

二、从他进咸阳后的一系列措施来看,有雄心(野心),有能力。

三、从他敢于赴鸿门宴看,是个敢于一搏的政/治赌/徒。

四、从他面对张良的责问,把过错失推给他人的表现来看,是个薄情寡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政/客。

五、从他对项羽的奉承来看,他是变色龙,善于应变。

六、从他采纳张良、樊哙的意见来看,他从谏如流。

七、从他回军营后立杀曹无伤来看,他做事果断,绝不手软。

八、从范增叙述中看,他喜女色,是个流氓。

他是一个成就了大事的小人。?

鸿门宴可谓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峰会也正体现了项羽的弱点,这注定了他在政/治上始终是一个失败者。

三、你怎样评价“楚人一炬”这一事件

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中除解释“值得怜悯”外,还有可爱、可惜的意思。

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

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

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

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读时需细加玩味,方能体会作者的用心。

四、如何评价“魏才秦用”这一历史现象

首先,我觉得不必对魏国发表太多的苛责,因为有贤才而不能重用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太普遍了,比如吴越争霸时期的伍子胥,文种,范蠡等人都是楚国人,三国时期诸葛亮本来是在刘表的辖区,庞统先求见的是孙权等等,这些事例都能证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原因无非是与君主的贤明程度和国家的人才选拔体制有关。

另外,在战国时期,魏才秦用的现象在七国都很普遍,这说明当时的社会文化风尚和官场状态氛围非常活跃,自由度高,对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禁锢程度非常低,主流思想尊重贤才,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是一个中央集权程度低,人格相对自由,文化思想尚能百花齐放的时代。

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你好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统治);有何间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如评价左宗棠、汪精卫等人)

2、“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如对汉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动分成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六个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

第五,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阳太守杜诗他的主要贡献是水排的发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为地主阶级政治家,而应确定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

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如何评价事件

(1)必须运用客观、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必须坚持用实践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任何真理的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

有的历史人物的活动的主观动机虽然是好的,但是实践效果不一定好。有的虽然主观动机不好,但是客观效果却是谁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进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必须坚持用生产力的标准。衡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主要是看这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标准。

促进的就是进步的,反之就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为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当先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或特定的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和评价。

首先要确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如果脱离了时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应当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2)必须运用全面的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动或历史事件集中起来,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绝对不能只根据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进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断定。

(3)必须运用“史论结合”的原则。“史论结合法”是我们评价历史问题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评价方法。

评价时应当有史又有论,而且史实要典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结论要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而精练。

七、对于历史应该怎样评价,就比如说,评价宋徽宗是怎样亡国的,他是一

评价历史,客观准确,多读正史。

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事件 如何评价郭晖的一幕这一历史事件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例子:地球的历史 | 人类的历史 2、过去的事实 例子:这件事早已成为历史。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学。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首先,研究历史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不但是哲学问题,也是历史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研究历史。

人类的好奇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自然包括对自己过去的好奇心。 研究历史,可以避免我们重新走以前的弯路。

举个例子:鸦片战争我们打败了,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打赢?结论是我们不可能打赢,因为我们已经整体落后了。可是为什么一场注定要打败的战争,我们还要打?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历史局限性,他们在开战前认识不到一定会打输的结果。

鸦片战争后,当时的中国人认真总结了历史教训了么?显然没有,于是才有后面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法战争不战而败、甲午战争的惨败、八国联军之战的失败等一系列的失败。中国面对列强屡次失败,而日本则未战就屈服,然后通过明治维新奋发图强,迅速崛起。

面对现代化的机遇,日本之所以能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获得很大的成果,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惨败,认识到反抗的后果,所以采取了貌似屈辱,实际则更积极主动的政策。 我们犯过错误,为此我们耽误了整整138年的时间(1840-1978),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种错误的再次发生?我们不研究历史行么?说句题外话,我认为中国近代的断代,与其定成1840-1949,不如改成1840-1978更恰当。

定义 历史:history historical 广义历史: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物质变动的学科,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科学: 通常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因为这是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历史学,而以往的史学从根本上来说,很多都没有超出历史 唯心论的范畴。

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

也因此,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 希望对你有用。

章惇:“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宋史》记载:“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

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

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

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馀,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历史评价(lishi pingjia)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

通常也指从属上述价值性认识中的一种评价角度,往往与“道德评价”相对应。 由于人的主体意识结构诸因素的影响,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所做评价有可能出现差异,封建史家可能视某些帝王为绝代明君,但人民大众却有可能视其为剥削者、压榨者的总头目、总代表。

在不涉及政治态度、阶级观点等等,都从科学、客观的立场出发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评价,如有人认为明中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如同西方文艺复兴以及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伴生物;有人则坚决反对“启蒙说”。再如有人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有人则不认为是,即持前说者中亦有分歧意见。

但这并不是说历史评价就没有较为一致的标准和原则,但这种较为一致的准则一般比较概括和抽象。比如刘知几评价史学家及史学作品的准则是史才、史识、史德三者的统一,这一点我们至今仍可接受。

不过史德究竟何指、史识究竟何谓,在不同的时代是有差别的。 一般而言,历史评价首先应该恪守求真的原则,即该评价应客观如实,应符合对该人该事的总体描述。

为达到这个目的,历史主义地看问题,即发展变化地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看问题是必需的。以此为前提,历史评价总体上说有历史评价尺度和道德评价尺度。

历史评价或评价上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把所评人或事放在较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趋势,重在考察其较深。

八、历史上后人怎么评价许敬宗的

关于许敬宗的评价是有争议的,他在一些方面确是做出了好的贡献,当太子被废除之后,曾和太子一起共事的官员也收到牵连,纷纷被贬官,可以说是境遇惨淡。许敬宗明白他们还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不能因为他们是太子曾经的部下,就全盘否定。

唐高宗听完后,觉得这样的处罚可能是有点太重了,而且也有失公平性,就将被贬官的人调回来。这里能说明这许敬宗是一个明白人,分得清黑白,看得懂利弊,他懂得官场规则,局势明朗的时候就表现得积极主动些,政权动荡的时候就表现得低调些。

但是还有很多人认为许敬宗就是一个奸臣,虽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是这一前一后的反差如此巨大,究竟许敬宗做了哪些事才会导致这样的评价。

他篡改历史,德彝因为说出许敬宗苟求免死的事,遭到了许敬宗的打击报复,你说我贪生怕死是吧,我连一个正规名份都不给你。他对诸多历史人物的篡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他爱钱如命,为了钱可以将女儿嫁给蛮夷之徒,而且私下里收了多少礼我们还无从考证。这样的父亲确实不值得我们尊重。

他趋炎附势,墙头草用来形容许敬宗应该是最适合不过了,他先后辅佐过李密,太宗、高宗、武则天,哪位统治者当权,他就往身边靠,丝毫没有自己的政治原则。

他好色无度,妻子去世后,许敬宗看中了妻子的婢女,就纳为自己的小妾,发现儿子和小妾私通,就把儿子赶出长安,我了一个女人和儿子翻脸也是少见。

虽然许敬宗没有做出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情,但说他是忠臣似乎还要多加考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