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对比 中欧历史对比

火烧 2022-03-28 13:05:11 1087
中欧历史对比 一、古代中欧历史差异对比古代中欧历史有何差异要写小论文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时间段其实并不长,主要发生在恺撒身上还有恺撒前后,主要是恺撒后的100年间,大体围绕恺撒就可以,另外关于影响是非常

中欧历史对比  

一、古代中欧历史差异对比古代中欧历史有何差异要写小论文

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时间段其实并不长,主要发生在恺撒身上还有恺撒前后,主要是恺撒后的100年间,大体围绕恺撒就可以,

另外关于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包括地理、政治、文化、世界格局!

地理主要表现在不列颠,法兰西(高卢)和莱茵河地区,和利比亚、埃及。也就是西欧、中欧、北非。使这些地方的人类走到了一起‘使西方人对地球的探索增大了许多·!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在罗马帝国的大体政治制度为后世立下一个例子,例如后世的查理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等都充分吸收了罗马帝国的政治性质的产物,

文化方面我可以借用某个书中说的“地中海地区的许多文明是;如埃及文明、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等等都象分布在地中海地区的一个个闪亮美丽的珍珠,而罗马帝国将它们一个个穿缠起来成为一串项链”,说简单点就是这些文明合并、进化、升华、成为古代西方世界的巅峰

世界格局大体就是奠定了今天欧洲政治格局,今天欧洲的主要国家在罗马帝国的衰败后就基本形成了,参考罗马帝国的分裂、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二、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结合中欧历史进行比较分析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

三、比较中欧历史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

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疆域、政区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

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 2、民族、人口 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

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4、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四、中外历史对照表

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

一方面,伊斯兰教帝国和儒家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

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这一扩张给整个世界后来的历史以极其重要的影响。

它使西欧人控制了外洋航线,能够抵达、征服南北美洲和澳大利西亚的人迹稀少的广阔地区,并移居那里;从而,改变了世界各种族传统的地区分布。最后,通过扩张,西欧财富迅速增加、力量大大加强的19世纪时,已能渗入并控制位于中东、印度和中国的古老的欧亚文明中心。

所有这一切确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的一个地区成功地控制其余地区,以前从未有过;因之,其影响必然深远。

世界达到了新的、独特的统一。到世界历史上的欧亚阶段结束、全球性阶段开始以前,地区间的联系——经济的、思想的和政治的联系——已经形成;这种形成最初虽颇缓慢,然是平稳的、不可阻挡的。

这些重大发展有一个似乎有悻常理的特点,即它们是由欧亚大陆上一向最不发达、最默默无闻的地区引起并完成的。中世纪末以前,西欧大部分领域都很落后。

在文化上,它从外界得到的多于它所能给予的;在经济上,某些方面也很落后,它极想求得南亚的香料和中国的丝绸,自己却没有什么可用以交换;在军事上,可以肯定地说,东方对西方的入侵远远多于西方对东方的入侵。 那么,如何解释这一出乎意料的惊人转变呢?为什么西欧会突然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原动力呢?仅从任何单独的因素或事件——如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中,是不可能得到解释的。

11世纪时,维金人偶然发现北美洲;他们花了约一百年时间,试图保持在那里的拓居地,但失败了。与此相反,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各国的人步其后尘,大批地、势不可挡地侵入南北美洲。

两次事件的结局全然不同;这表明:在11世纪至15世纪的500年中,欧洲有了某些使它要求并能够向海外扩张的发展。这些发展的性质及其进行的方式是我们现在要探讨的题目。

一、好战的基督教世界 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欧洲基督教的扩张主义来解释。与欧洲其他大宗教完全不同,基督教浸透了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对比 中欧历史对比

从一开始起,基督教就强调四海一家,宣称自己是世界宗教;从使徒时代到现在,积极传教一直是基督教会的主要特点。而且,为了使异端和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会总是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

基督教的好战性源自犹太游牧民所崇拜的复仇和惩罚之神。基督教作家常用战争作比喻,将人间世界看作上帝与撒旦交战的战场。

因之,丝毫不奇怪:基督教首领在执行"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马可福音》16:15)的命令时,时常采用种种强有力的方法。 基督教世界的好战也是对东方在较早几个时期里频频入侵欧洲的一种反应。

欧洲是欧亚大陆的边远地区,落后、人口稀少,早先常遭到野蛮的、信异教的印欧人、日耳曼人、匈奴人、马扎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蹂躏。因此,中世纪时居住在这一大块边远地区的欧洲人东临信异教的斯拉夫和波罗的海诸民族、南迎穆斯林阿拉伯人。

欧洲人的反应是发动接二连三的十字军东侵;其中,矛头指向"圣地"的几次十字军东侵最雄心勃勃、最举世闻名,但是,也最不成功。13世纪时,基督教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立足点相继沦于穆斯林手中,不过,其他几次十字军东侵取得了较持久的成果。

约1100年前后,诺曼底人将阿拉伯人逐出西西里岛。伊比利亚的基督教徒进行了长达二个世纪的反穆斯林的"再征服"运动;到1250年,已收复了除局促于半岛南部一隅的格拉纳达王国以外的整个半岛。

条顿骑士团在12和13世纪时,用利剑将基督教传播到普鲁士和波罗的海诸国家。 因此,欧洲有历时很久的远征传统,海外扩张在某种意义上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早期的探险者及其支持者之所以要东征,部分地是出于宗教上的考虑。他们想到达印度和中国;自13世纪马可·波罗东游以来,欧洲人已知道那里有一些大国。

欧洲人还知道,这些国家不属于穆斯林,所以希望它们能同基督教徒联合起来。此外,中世纪时有关约翰牧师的传说也在人们中间长期流传;人们传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块地方的人民信仰基督教,约翰牧师是他们的强有力的统治者。

因此,好几个世纪里,基督教首领一直向往能同约翰牧师建立联系,从东、西两方大举夹攻穆斯林世界。欧洲人没有找到约翰牧师,但是,他们确在非洲和南北美洲仍然碰见了一些奇怪的新民族——这些民族还未开化、不信教,因此,是适于征服、拯救、使他们归依的合格臣民。

促使欧洲人开始海外冒险事业的动机很多,为上帝服务和寻求黄金可能是其中最强烈的动机。达·伽马抵达卡利库达时,曾向当地惊讶不己的印度人解释说,他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基督教徒和香料。

同样,征服者伯纳尔·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他的同伴去美洲大陆,"是为了象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和发财致富。"北欧的新。

五、10世纪前后 欧洲历史

沉睡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被新的教会危机所震动。

1054年一场不可调解的宗教分裂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尚存的基督教派别之间产生。 在11、12和13世纪的中世纪鼎盛时期,欧洲人口大量增长,带来了与前一时期相比巨大的社会着政治变革。

至1250年强健的人口增长极大地刺激了经济,使其达到了19世纪之前再未重现的高度。 从约1000年开始,西欧经历了最后的野蛮人入侵,政治上更为稳定。

维京人在英伦三岛、法国和其他地区定居,北欧基督教王国在他们的斯堪的纳维亚故乡也发展了起来。马扎尔人在10世纪停止了扩张,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欧匈牙利王国被承认。

除了短时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蛮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的人口开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罗马帝国末期回归到野蛮状态。

在被称为“大清除”的时期中,欧洲大量森林和沼泽被开辟为耕地。在同一时期移民也越过了传统的法兰克帝国边界,到达了新的东欧前沿,越过易北河,在此过程中将德意志疆域扩大了三倍。

十字军在累范特建立了欧洲殖民地,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被摩尔人征服,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殖民,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长和移居模式。 中世纪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学术、宗教和艺术杰作。

这个时期经历了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盛。仍然有强大实力的罗马天主教会号召全欧洲的军队参加一系列的对占领圣地的塞尔柱突厥人沉睡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被新的教会危机所震动。

1054年一场不可调解的宗教分裂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尚存的基督教派别之间产生。 在11、12和13世纪的中世纪鼎盛时期,欧洲人口大量增长,带来了与前一时期相比巨大的社会着政治变革。

至1250年强健的人口增长极大地刺激了经济,使其达到了19世纪之前再未重现的高度。 从约1000年开始,西欧经历了最后的野蛮人入侵,政治上更为稳定。

维京人在英伦三岛、法国和其他地区定居,北欧基督教王国在他们的斯堪的纳维亚故乡也发展了起来。马扎尔人在10世纪停止了扩张,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欧匈牙利王国被承认。

除了短时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蛮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的人口开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罗马帝国末期回归到野蛮状态。

在被称为“大清除”的时期中,欧洲大量森林和沼泽被开辟为耕地。在同一时期移民也越过了传统的法兰克帝国边界,到达了新的东欧前沿,越过易北河,在此过程中将德意志疆域扩大了三倍。

十字军在累范特建立了欧洲殖民地,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被摩尔人征服,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殖民,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长和移居模式。 中世纪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学术、宗教和艺术杰作。

这个时期经历了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盛。仍然有强大实力的罗马天主教会号召全欧洲的军队参加一系列的对占领圣地的塞尔柱突厥人(土耳其人先祖)进行的十字军东征------开创了西方殖民史上的先河。

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重新发现启发了托马斯·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发展起经院哲学。在建筑学上,很多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在这一时期建造或完成建造。

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重新发现启发了托马斯·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发展起经院哲学。在建筑学上,很多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在这一时期建造或完成建造。

教会分裂 1054年教皇利奥九世坚持在五人团中拥有安条克、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三个席位,东西基督教会大分裂由此迸发。从八世纪中期起,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在伊斯兰世界的入侵面前不断缩小。

安条克于1045年被拜占庭夺回,但是罗马帝国的西方继承者们宣称拥有对亚洲和非洲失落的席位拥的权力和责任。教皇利奥维护西方一直习以为常的尼西亚信经中的和子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今天的东正教认为在第四次大公会议上通过的第28条教规明文规定了罗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互相平等。东正教还认为罗马主教的权威只限于他自己的主教辖区,在主教辖区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威。

教会分裂还有其他较为次要的因素,包括圣餐礼的方式不同。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之后拉丁语和希腊语世界失和,达几个世纪之久。

进一步的变革在欧洲的权力重新分配之中开始进行。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于1066年入侵英格兰。

诺曼人入侵由于若干原因在英格兰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引入一批诺曼贵族,将英格兰和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减弱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

它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王朝,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政府系统。另外,基于岛国,英格兰发展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贸易关系遍布全球。

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与许多关键的海上战略据点如百慕大、苏伊士、香港以及,特别是直布罗陀。这些战略优势不断增长,直到二战之后都被证明具有决定性作用。

宗教战争 在东西教会分裂后,新成立的中欧王国波兰、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等纷纷皈依西方基督教。罗马天主教会发展成为强权之一,导致教皇与罗马皇帝之间产生冲突。

公元1129年罗马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用强制手段保证西欧人信奉罗马天主。

六、东欧、中欧和西欧的划分

政治上的东西欧是按冷战时,受美国控制的是西欧,受苏联控制的是东欧。

南欧是按多瑙河和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划分。北欧是按波罗的海分的。

现在地理上的划分是这样的: 北欧国家: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 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中欧国家: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是南欧国家。

其中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巴尔干国家往往又被称作东南欧国家。 剩下的是东欧国家,其实也就是所有由前苏联独立的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后三者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在亚洲,但和在经济、文化、政治上亚洲关系不密切,所以往往还算在欧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