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劳务费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吗 老师应付职工薪酬与劳动者报酬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哪些

火烧 2021-05-03 19:19:28 1069
老师应付职工薪酬与劳动者报酬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哪些 老师应付职工薪酬与劳动者报酬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哪些薪酬指的是你提供劳动应该给你的工资,工资总额包括奖金和绩效或者是补贴~应付工资与应付职工薪酬现在工资是

老师应付职工薪酬与劳动者报酬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哪些  

老师应付职工薪酬与劳动者报酬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哪些

薪酬指的是你提供劳动应该给你的工资,工资总额包括奖金和绩效或者是补贴~

应付工资与应付职工薪酬

现在工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二级科目,所以最好还是按新的会计准侧改过来,就算你现在不改,以后也会强制性让你改的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工作中,这个住房的折旧按所得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计提,计入职工福利费
房产目前来说基本不存在减值,
投入的成本已经在折旧中计算了。
所以只要计算折旧就行了。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有哪些变化

您好,会计学堂李老师为您解答
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版《企业会计准则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并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2006年2月2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同时废止。
新旧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准则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新准则,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则下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中核算。
(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统筹外补充退休金。旧准则没有对此项业务做明确的处理规定,而在新准则中规范了处理方法。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比较麻烦,可能需要精算师确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精算师精算的结果计算确定企业每期的年金费用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列报。这一变动可能会对很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新准则相比于旧准则的主要变动之处还有:
(1)对职工和职工薪酬的定义做了更全面的阐述;
(2)将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定义和处理方法由指南和讲解移入准则正文;
(3)提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概念和核算方法。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符合提存条件的,适用设定提存计划的准则规定,否则按设定受益计划的规定处理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稿酬属于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只是个中间科目,最终还是要归到成本或费用内的。
如果是自己企业正式录用的员工,那就进应付,如果是一般的写手,那就直接计成本或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差额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是对的,在提取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1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800
发放工资的时候: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700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1700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
贷:其他应付款——代交个人保险 100
缴纳保险时:
借:其他应付款——代交个人保险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从上面来看,记入费用的工资是1800元,发给职工个人是1700,交给保险的是100,合计仍然是1800元。

简述“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工资、薪金所得
(一)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纳个税,这些项目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二)内退问题
1、内退的个人在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从原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个税,不能按离退休工资对待。
2、取得的一次性内退收入,应按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均摊,将每月分摊额与当月领取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标准以余数为基础确定适用税率,然后把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收入减除费用扣除标准按上述税率计算;
3、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出租车问题
1、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承租的,驾驶员从事客运取得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2、个体出租车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
3、个人出租车挂靠单位,并向挂靠单位交纳管理费的,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
(四)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劳务费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吗 老师应付职工薪酬与劳动者报酬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哪些

劳务费与应付职工薪酬的区别

1、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2、从管理方式还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一般则不这样管理。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一般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一般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3、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4、从税务管理角度看,工资报酬的支付应用工资表按实列支,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工资薪金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支付劳务报酬则需要取得相应的劳务发票,并按规定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类个人所得税。两种支出的计税方式完全不同。
5、从适用税率角度来看,
(1)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元的 5 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2)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其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