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联合国老大是谁 美国建立联合国其实是为了可以控制世界?

火烧 2022-04-14 00:51:29 1100
美国建立联合国其实是为了可以控制世界? 美国建立联合国其实是为了可以控制世界?不是联合国建立是为了减少战争可能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平台 尤其是安理会 让能决定世界局势的大国坐在一起谈判若是大国一致 就能避

美国建立联合国其实是为了可以控制世界?  

联合国老大是谁 美国建立联合国其实是为了可以控制世界?

美国建立联合国其实是为了可以控制世界?

不是
联合国建立是为了减少战争可能
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平台 尤其是安理会 让能决定世界局势的大国坐在一起谈判
若是大国一致 就能避免冲突 要是不一致 可以再谈 减少了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也就是减少了世界大战可能性 为维护世界大体和平做出了卓著贡献
而且大国也可以在安理会里对小国指手画脚 师出有名
而且联合国的其他部门在促进世界发展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联合国成立的70年里
做出的成绩比整个世界近代以来都多

哪件事开始代表联合国其实是在美国的控制之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证明,因为联合国从来就不是美国控制的,你可以说美国对于全球任何事情都有很大影响力,但是联合国安理会5常表决,美国不过其中之一而已。说朝鲜战争的白痴,你还能更白痴一点么?当时朝鲜入侵韩国,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要出兵,中国没有代表席位,苏联不参加,按照联合国章程投票通过,一切都合法,谁操纵了?

联合国建立于哪年?

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
1941年8月美英两国公布的《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设想。当时正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中国政府与国共两党都对宪章给予坚决支持和高度评价。英美中苏等国家首次就《大西洋宪章》的原则达成共识,预示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即将形成。
1942年1月1日
,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一致赞同以《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作为盟国的共同纲领。
1943年10月下旬,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召开会议,讨论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在美国的建议和坚持下,会议决定邀请中国派代表参加,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最后中国政府授权时任驻苏大使傅秉常代表中国外长出席会议,并在四国宣言上签了字,对筹建联合国正式承担了义务。
随后在1943年11月下旬,四国首脑分别在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上,就新组织的总体设想和框架结构原则性地交换了意见。在两次会议期间,罗斯福对蒋介石表示,中国应取得它作为四强之一的国际地位,“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四强小组机构并参与制订该机构的一切决定”。
罗斯福在会后谈到开罗和德黑兰这两次会议的意义时说,他与三大国领导人讨论的是国际关系中的大的主要目标。他认为:“英国、俄国、中国和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世界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于是,四大国开始具体筹备联合国。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会议建议中国与法国同苏美英一起,共同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因为它参与了筹建联合国的主要过程。当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隆重召开。gcdzg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参加了会议。6月26日上午,50个国家的153名代表在《联合国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正式文本上签字,中国代表团率先签字,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其实联合国相当于就是美国开的,当年二战时就是美国提议成立联合国 其目的就是战后控制世界各国!

...这倒不是
虽然老美做了老大
不过联合国确实在包围世界和平上的贡献比之前的国联大
而且联合国当年有苏联,那是老美的死对头

联合国建立之初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渴望能够有一个维护国际和平的机构,于是,联合国这个为维护国际和平源泉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了。 1945年4月15日,与会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正式讨论联合国的成立问题。6月26日,与会代表终于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提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联合国宗旨。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51个宪章签字国为创始会员国。

联合国军事控制世界的范围

贫穷落后没有生产力,且治安混乱,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地方,多数都有联合国的维和部队。比如非洲的刚果(金)。维和部队主要由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的部队组成,联合国维和部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指挥权在联合国。

说出联合国建立过程(7点)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设想出来的。该名称于1942年1月1日发布《联合国宣言》时首次使用。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当时26个国家派出的代表承诺其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
最初,有关国家为了在具体事务上开展合作而成立国际组织。例如,1865年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后改称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则成立于1874年。如今,这两个组织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899年,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制订旨在和平解决危机和防止战争的文件及编撰战争规则。会上通过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并依据该公约成立了常设仲裁法院。常设仲裁法院于1902年开始工作。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该组织是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构想出来的。“国际联盟”是根据《凡尔赛和约》于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和安全”。
同样根据《凡尔赛和约》于1919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是国际联盟的一个附属机构。由于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随后停止了其一切活动。
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来自50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起草《联合国宪章》。代表们在中国、苏联、联合王国和美国四国代表于1944年8月-10月在美国顿巴顿橡树园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基础上进行了讨论。1945年6月26日,50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时波兰没有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但后来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因而成为联合国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
在中国、法国、苏联、联合王国和美国以及大多数其他签字国批准《联合国宪章》之后,联合国组织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从此,10月24日成为每年都要庆祝的联合国日。
2005年,是60周年庆典。
到现在为止,总共192个国家。
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都有国家分布,目前共有200多个政区单位,其中独立国家169个,其余为尚未独立的地区。各大洲的国家分布是不均衡的,非洲的国家最多,达51个,其次是亚洲(39个),以下依次为欧洲(33个)、拉丁美洲(33个)、大洋洲(11个)和北美洲(2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9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共有16个国家。
本回答专业性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王延明认证
回答
1945年二战后由美,英,苏,法,中五国发起,开始有多少国家加入不知道,现在好象是205个国家,下设很多机构,最重要的当属安理会(安全理事委员会),好象由少数大国组成,成员有一票否决权。联合国负责解决全球各国国与国之间,国内一些政治矛盾,近的如90年代的南斯拉夫内战,新世纪的苏丹内战,还有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进入一些战乱国家维持和平。联合国是根据少数服从多数规则建立的管理全球各个国家的机构。

联合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二战后为处理战后遗留问题以及各国关系中相关问题建立的

联合国建立的具体的背景

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宣言》。当时,联合国只是作为对德、意、日法西斯进行战争的各国的总称。
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四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944年8—10月,苏、英、美三国和中、英、美三国先后在华盛顿橡树园举行会谈,讨论并拟定了组织联合国的建议案。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波兰因故未参加)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中、法、苏、英、美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UnitedNations)正式成立。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建立的过程大事年表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设想出来的,该名称于1942年1月1日发布《联合国家宣言》时首次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当时26个国家派出的代表承诺其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
最初,有关国家为了在具体事务上开展合作而成立国际组织。例如,1865年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后改称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则成立于1874年。如今,这两个组织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899年,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制订旨在和平解决危机和防止战争的文件及编撰战争规则。会上通过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并依据该公约成立了常设仲裁法院。常设仲裁法院于1902年开始工作。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该组织是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类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构想出来的。“国际联盟”是根据《凡尔赛和约》于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和安全”。同样根据《凡尔赛和约》于1919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是国际联盟的一个附属机构。由于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随后停止了其一切活动。
1941年6月12日,《同盟国宣言》“为此目的在战时和平时都同其他自由人民进行合作”《同盟国宣言》是导致建立联合国一系列步骤中的第一步,于1941年6月12日在英国伦敦签署。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一系列国际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原则。这份文件签署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的一次会议中,“在大西洋的某个地方”,被称为《大西洋宪章》。
1942年1月1日,26个反对轴心国的同盟国家代表在华盛顿会面,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以表示对《大西洋宪章》的赞成。这份文件第一次正式采用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联合国”说法。
1943年10月30日,莫斯科和德黑兰会议1943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签署的宣言中,苏联、英国、美国和中国政府号召尽早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在1943年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上,来自美国、苏联、和英国的领袖再次确认了这个目标。
1944年9月21日至1944年10月7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在华盛顿特区一座名为敦巴顿橡树园举行的会议上,联合国蓝图第一次被描绘出来。经从1944年9月21日持续至10月7日的两阶段会议后,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和功能达成了一致。
1945年2月11日,在雅尔塔举行的后续会议上,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和斯大林总理宣告了他们建立“一个国际机构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决心。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次日,代表们在退伍军人战争纪念堂的赫伯斯特剧院签署了宪章。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6年1月10日,第一次联大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召开,有51个国家出席。
1946年1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在伦敦第一次举行会议,通过了安理会议事规则。
1946年1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决议。它的主要关注点:和平使用原子能和消除原子能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6年2月1日,挪威的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被任命为首位联合国秘书长。
1947年10月24日,联大正式设立“联合国日”。
1948年5月,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UNTSO),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个维和行动。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从此,每年12月10日就成为国际人权日,以示纪念。
1949年1月7日,联合国特使拉尔夫·约翰逊·本奇的努力使得新成立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实现了停战。
1949年10月24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了奠基仪式。
1953年4月7日,联合国大会提名达格·哈马舍尔德任联合国秘书长。
1954年,联合国难民署因其对欧洲难民事务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中的第一次。
1956年11月1日,大会召开第一届紧急特别会议,讨论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11月5日会议决定设立第一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紧急部队(紧急部队)。
1956年11月7日,联合国大会第一次紧急特别会议于1956年11月5日召开,讨论了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并决定建立第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紧急部队。
1960年9月,17个新独立的国家(其中16个为非洲国家)加入联合国。这是会员国增加最多的一年。
1961年9月18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因公务在前往刚果途中的飞机失事中不幸丧生。他死后被追授予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1961年11月3日,联合国大会提名吴丹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1963年8月7日,安理会投票对南非实施志愿性武器禁运。
1964年3月4日,安理会批准向塞浦路斯派遣维和部队。
196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66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剥夺了南非对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的统治权。
1966年12月16日,安理会对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实行强制制裁。
1967年11月22日,中东六天战争之后,联合国安理会经过漫长的谈判,通过了第242号决议(1967)。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核不扩散条约》,并且呼吁各国批准。
1969年1月4日,《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1969年,国际劳工组织被授予196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投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提名库尔特·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1972年6月,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促成了总部在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
1974年11月13日,联合国大会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
1977年11月4日,安理会批准了对南非的强制武器禁运。
1978年5月-6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召开了裁军问题的特别会议。
197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公民价值观。
1980年5月8日,当最后一例天花病例通报三年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天花已灭绝。
1981年,联合国难民署为亚洲难民提供救助而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81年11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
1982年12月10日,117个国家和两个实体签署了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以条例形式规定了海洋分区、国家海岸线的界定,在公海的航行权以及其他国家和海岸线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海洋研究的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1984年12月,人道主义给非洲儿童发放食物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建立了一个联合国非洲紧急行动处,来帮助协调缓解饥荒工作。
1984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
1987年9月,在联合国环境署的努力下,《保护臭氧层公约》,也称为《蒙特利尔公约》得以签署,这个公约被认为是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后续。
198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当时有七个维和或观察团在行动中。
1989年4月,联合国过渡时期援助团被派遣至纳米比亚全境,观察南非的撤回并提供选举协助。
1990年9月2日,《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国际法于1990年生效。
1990年9月29日到3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召开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71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行动计划》。
1991年 12月31日,通过秘书长的斡旋,萨尔瓦多和民族解放阵线在联合国总部签署协议。
1992年 1月31日,安理会在纽约举行首次安理会首脑会议,15个成员国全部出席,会上秘书长发表了名为《和平纲领》的报告。
1992年 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地球问题首脑会议)在里约热内卢举行,通过了一项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环境的认识,即经济发展政策要考虑环境和社会需求。
1993年4月27日,在联合国核查下,超过98.5 %的登记选民参加投票的全民公决,厄立特里亚宣布独立。厄立特里亚随后加入了联合国及非洲统一组织。
1994年4月26日至29日,在联合国南非观察团部署在南非全国2527名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南非举行选举。5月25日,安理会解除了对南非的武器禁运和其他限制。6月23日,在被中止大会席位24年后,南非重返联合国大会。
1995年10月22日-24日,各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特别纪念大会,将联合国50周年的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1996年9月10日,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核裁军和防核扩散的历史上,这是一个转折点。9月24日,该条约开放供签署。
1996年12月17日,大会以鼓掌的方式,任命来自加纳的科菲·安南为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为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2005年10月24日,联合国庆祝成立60周年。
2006年10月13日,大会提名潘基文为联合国秘书长。
2008年5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生效。这是第一个由公民社会参与讨论的国际人权条约。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级的1·12海地地震,造成30万人死亡,全国满目疮痍。此次严重灾害中,101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不幸遇难。
2010年7月2日,大会创立了联合国妇女署,负责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方面的工作。
2011年6月21日,联大6月21日通过决议,任命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第二个任期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