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腹泻时,粪便会稀薄得像水一样

火烧 2016-11-10 10:45:56 1073
腹泻俗称拉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饮食不注意卫生,吃了苍蝇叮过或腐败发馊带病菌的食物,就会得急性肠炎,引起腹泻;还有一种腹泻是由于腹部不注意保暖受了凉引发的。不论什么性质的腹泻,它们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粪便不成形,稀薄得像水一样,而且总是不断想拉。 健康的人

腹泻俗称拉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饮食不注意卫生,吃了苍蝇叮过或腐败发馊带病菌的食物,就会得急性肠炎,引起腹泻;还有一种腹泻是由于腹部不注意保暖受了凉引发的。不论什么性质的腹泻,它们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粪便不成形,稀薄得像水一样,而且总是不断想拉。

健康的人吃的食物和水,在胃里磨碎混和成为粘糊状的食糜进入小肠,再和小肠粘膜分泌的大量肠液混合,使食糜变得更稀烂,由小肠粘膜吸收食糜中的营养成分和绝大部分的水分,剩下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一部分水分被大肠吸收,同时经过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就变成了较干的粪便从肛门排出。

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从食品和饮料、茶水中得到2升左右的水分。加上胃、小肠和大肠等分泌的消化液中的水分总量可达9升。当带有病菌的食糜进入肠道后,肠粘膜受到病菌分泌的毒素侵害而发炎,就削弱了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机能;而肠液分泌却旺盛,于是大量的水分和没有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长驱直入大肠,成了稀薄得像水一样的粪便,从肛门一泻而下。难怪腹泻时,大便里的粪水要比一天的饮水量还要多。那么,腹部受冷,没有病菌作祟又怎么会腹泻呢?这是因为寒冷能刺激肠子蠕动加快,使食糜在小肠里停留的时间变得极短,以致食糜的大量水分来不及被肠粘膜充分吸收,便立即进入大肠,这时由于大肠蠕动的加快,也不能充分吸收水分,最后被迫从肛门排出。


人体需要水,水是生命之源,而腹泻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足以造成机体脱水,危及生命。所以,严重腹泻的病人,须要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就是这个道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