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广州那年下过大雪 广州大雪的历史影响

火烧 2022-04-13 08:07:14 1025
广州大雪的历史影响 1.广州红棉花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大家都知道红棉是广州的市花,这种树的树干特别笔直高 大,从没有哪棵红棉的树干是弯弯曲曲的,每年冬天一过、初春 刚到立即火红的花朵开满枝头,它的这种特性

广州大雪的历史影响  

1.广州红棉花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大家都知道红棉是广州的市花,这种树的树干特别笔直高 大,从没有哪棵红棉的树干是弯弯曲曲的,每年冬天一过、初春 刚到立即火红的花朵开满枝头,它的这种特性使它得到了“英雄 树”的美称。

而广州最“老”的木棉树就在中山纪念堂,它有300 多岁啦!这株老树亲眼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亲眼目睹了广 州起义的残酷壮烈,亲眼目睹了孙中山的百折不烧,亲眼目睹了陈炯明的叛乱相害,亲眼目睹了身旁的总统府被夷为平地后又 建起了一座全新的纪念堂,亲身经历了叛军的炮火和日本侵略者往它身上投下的炸弹!大家可以在这里与它合张影,它是我们 广州的历史见证者啊!如果是3月份还可以欣赏到它火一般开 满枝头的花朵,花形非常巨大,比一个男人的拳头还要大,可算 是花中奇物。

2.广州下雪历史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广州下大雪的历史还真是对应了关键的时间点 以下是比较重要的大雪

分别是1245 南宋

1415 明

1634 明

1835 清

1892清

1929民

2016不知道算不算

分别发生了 1245---1279南宋灭亡

1415---1449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盛转衰

1634---1644李自成灭明清军入关中国第二次亡国

1835---1840。6-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1892---1911 满清灭亡

1929---1937 抗战爆发

2016---?

3.京杭大运河的重大历史意义在哪里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全长约1794公里,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大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4.广州的历史简介50字左右

广州是一个比较时尚,前卫、现代货,包容性较强的城市,同时广州喻为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又称羊城,市花:木棉花。

广州人比较好客,勤劳,开放!代表的建筑:广州电视新塔,五羊雕像,中信广场,新的城市中轴线为珠江新城。旅游景点:白云山,帽峰山,南越王墓,中山纪念堂,广东省博物馆,烈士陵园,越秀公园。

商业购物,上下九,北京路,中华广场,天河城,江南西,正佳广场。出名的学校: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学校,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小吃:西关赖粉,银记肠粉,龙须糖。

酒楼:广州酒家,陶陶居等。酒店:花园酒店,白天鹅,中国大酒店等。

广州的交通主干道:东方路,内环路,人民路,黄埔大道,中山大道,解放路,宝江大道,天河路。广州是公交车和地铁以及出租车相结合。

广州那年下过大雪 广州大雪的历史影响

5.广州历史上有几次下雪记录

两次,分别是:

1、1967年12月29日,广州市的从化区、花都区均出现雨夹雪。

2、2016年1月24日,广州市内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时雨夹雪。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曾出现两次,分别是:

1、1971年1月30日在花都区

2、1983年1月22日在从化区

扩展资料

古代对霰的了解

古人早就知道霰。《诗·小雅·頍弁》即有“如彼雨雪,先集维霰”。东汉郑玄注释说:“将大雨雪,始必微温。雪自上下,遇温气而抟,谓之霰,久而寒胜,则大雪矣。”抟,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就是说,本来是要下雪,因为气温的缘故而变得似雪非雪,接下来可能会有大雪。

《诗》中说这些,当然不是为了科普,而是铺垫,为了形象地说出后面的本意,即修辞学上的所谓比拟。用唐朝学者孔颖达的说法,该诗“言王政教暴虐,如彼天之雨下大雪,其雪必先集聚,而抟维为小霰,而后成为大雪。是雪有渐也”。

清人屈大均已经讲过类似问题,他说广州“有霜而无雪,然霜亦微薄不可见”,又说“即或有微冰,辄以为雪,或有微雪,以为冰。人至白首有冰雪不能辨者”。屈大均,是番禺人,他“考方舆,披志乘,验之以身经,征之以目睹”,写就了《广东新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组图:时隔半个世纪 广州又下雪了

6.广州降雪实在罕见 历史上记载有几次

历史上广州的降雪

盘点49年之前,中国历史上史书上记载的广州降雪记录,共有8次:

1、宋朝淳佑五年十二月(1246年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

2、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雪,梅枯死。

3、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西樵山大雪,林木皆冰,二日乃解。

4、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大雪霜,树木全枯死。

5、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大雪漫天如飞絮,积地四寸余。

6、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风雨雷电雪雹并至,鱼多冰死。

7、清朝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七、十八日(1893年初),大雪,平地积雪寸余。

8、民国18年(1929年),1月30日上午,降雪点,午后更寒,中央公园之梅花、红菊,铺满雪菲,均为艳白。

7.历史上广东省有过下雪的记录吗

有。

1、广州上次下雪为1967年12月29日,从化、花都均出现雨夹雪;另外,霰曾出现两次,分别为1971年1月30日在花都、1983年1月22日在从化。

2、惠州、佛山2016年1月23日也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下雪,东莞上一次下雪则是在1957年。

来自广州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等区,乃至东莞、佛山、惠州等地的网友兴奋地在朋友圈“晒”南粤雪景。

扩展资料

广东的气候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

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组图:时隔半个世纪 广州又下雪了

8.历史上广州有下过雪吗

你好!刚刚查了下广州志;居然有广州下雪的记录!

据南海县(南海县府驻广州)志记载,从宋朝算起,已经有13次的降雪,平均50多年下一次雪,最近一次下雪是1929年。请看南海县志几次记载得较为详细的雪情:

宋朝淳祐五年十二月(1246年初) 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

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雪,梅枯死。

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 西樵山大雪,林木皆冰,二日乃解。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大雪霜,树木全枯死。

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大雪漫天如飞絮,积地四寸余。

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 风雨雷电雪雹并至,鱼多冰死。

清朝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十七、十八日(1893年初),大雪,平地积雪寸余。

民国18年(1929年)1月 入冬以来,天气奇暖,久不下雨。27日开始微雨不止,29日凌晨大吹北风,黎明转降微雪,天明之后,颇为寒冰。30日上午,仍降雪点,午后更寒,中央公园(在广州,当时南海县府驻广州)之梅花、红菊,铺满雪菲,均为艳白。31日晨,雪仍不已,寒度尤烈。查是晨盘福路已发现一年老乞丐冰死路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