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弧圈球教学视频教程 如何打弧圈球
如何打弧圈球
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1、特点:又称“高吊弧圈球”。
上旋强烈,第一弧线较高,运行速度较慢,第二弧线反弹下坠,向下滑落快,不易识别着台点及飞行轨迹,给对方掌握回球的节奏、时间、拍形增加困难,感到对不上点,使不上劲,能直接得分或为拉前冲弧圈制造机会,通常在接发球、对削、搓、挡、攻以及接出台的下旋球时运用。
双方对拉弧圈球时很精彩好看。
2、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两膝内收微曲,重心置前脚内侧,左脚在前,略提脚后跟,身体略右转,手腕外展,向后拉,拍形成横立状。
引拍至右后方,当来球跳至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髋带动上臂、前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立即向前上方发力,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内收缩,协同摩擦,重心由右脚转向左脚。
整个动作类似于掷铁饼。
3、提示:
⑴初学者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边,找不准击球点,要多做徒手练习,牢记动作要领,逐步体会手、腰髋、腿的配合和肌肉感觉,产生手感。
⑵现在拉弧圈球,是先打后摩,又打又摩,以摩为主。
因此,手臂不能伸得太直,引拍不要过低,拍形前倾角度不能过大,向上发力时也要向前发力,以免造成漏球、击球时间迟、发力效果差等现象。
⑶手腕要先向后伸,触球一刹那,向前打击球后向上摩擦,这样爆发力大,还能起微调的作用。
加强了手腕对拍形、弧线的控制,增强了摩擦力。
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1、特点:上旋强烈,第一飞行弧线低且长,球前进速度快,第二弧线下坠比加转弧圈球更低而快,急剧前冲向下滑落,杀伤力大,是得分的刹手锏。
通常在对付削、搓、中等力量攻球、接发球及半高球时运用,对方弧圈相持时也用以对拉、对冲。
2、动作要领:基本姿势同拉加转弧圈球,但身体重心稍提高。
引拍时球拍与球同高或稍许低于来球,上臂带动前臂向右腰部侧后展开,拍形前倾于高点期或上升后期,摩擦球的中上部,由右向左转腰带动上臂、前臂、手腕,由后向左前方发力,配合略向上摩擦,重心前移至左脚。
3、提示:
⑴正手反拉前冲弧圈球时,引拍后拉幅度要小,拍形稍前倾,于上升后期高点击球,运用腰、髋、前臂发力稍多一些。
对于初学者比较困难,先练好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根据来球性能变化,调整动作、拍形、击球时间和触球部位。
⑵重视腰髋、重心的调节,要移动步法到位。
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1、特点:横拍反手拉弧圈球和用直拍反手拉弧圈,是横拍和直拍横打选手独特技术之一。
同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比较,弧线、反弹特点基本相同,但速度稍慢,力量、旋转稍小。
主要用于接下旋发球、发球抢拉、搓中转拉以及对付一般的攻球和弧圈对拉等。
2、动作要领:站于球台偏左部位,距台约60厘米左右。
两脚基本平站,身体重心落双脚,双膝微屈,腹内收,腰、上身略向左转,前臂置腹前自然弯曲。
引拍至腹部左侧下方,肘关节略向前,屈手腕,拍下垂,拍形稍前倾,重心略左脚,于球下降前期触球中上部,触球瞬间脚用力蹬地,伸膝、转腹,腰髋带动上、前臂向前上方发力,拍撞球后摩擦,重心略上提前移并转至右脚。
3、提示:
⑴引拍时,球拍向后拉得不要太多,肘部离身体稍远一些,有利于挥动前臂发力。
⑵腰、髋带动伸膝、转腹,蹬地力量与重心转化配合协调,使球拉得转一点、稳一些。
⑶直拍反拉注意三指上移近拍柄腾出较多拍面,手腕内屈后向前上方迅速转动摩擦。
反手拉前冲弧圈球:
1、特点: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2、动作要领:两脚分开,右脚略前,重心置于左脚,上体略左转,手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略近身,手腕内收,引拍时前臂外旋拉向左后方,拍形前倾,球弹气于高点期或上升后期,触球中上部,腰髋由左向右前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以前臂为主加速向前略向上摩擦,鞭打式地击球。
拍撞球后,手腕向前加力摩擦,重心由左脚转至右脚。
3、提示:参照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正手侧身拉弧圈球:
1、特点:当球处于反手位、步法跟得上时,适宜运用侧身正手拉弧圈球,以争取主动和得分。
直横拍弧圈选手侧身拉意识很强,都能较好地掌握与运用这一技术。
2、动作要领:同正手拉弧圈球,要注意正确选择侧身时机,步法移动迅速,侧身到位,并调节引拍方向、出手角度和挥拍方向,避免盲目侧身。
回击弧圈球方法:
对付弧圈球的技术手段有多种,有主动和被动回击之分。
能控制、减少直接失误或从被动转主动,使对方由不能拉、少拉到难以连续拉,以摆脱对付弧圈球的困境。
回击方法有“挡、快带、推挤、吸、反手快撕、反拉、攻打以及对拉弧圈球。
如何练习拉弧圈球:
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
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
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
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
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

6.一人削球,另一人连续拉;
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
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台;
9、二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
1 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推、拉、攻练习;
11.对拉练习;
12.发球抢拉练习;
13.接发球抢拉练习;
14、拉、扣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