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低热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休息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就是低热。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髙;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休息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就是低热。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髙;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引起低热的原因较多。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副鼻窦炎、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肺外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无黄疸型肝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都是常见的低热原因。这类低热病人都是有器质性疾病的。
此外,体质虚弱的人,或病后,常常会发生夏季低热(疰[zhù]夏)。如果在低热的同时还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手抖、颜面易潮红、窦性心动过速、打呃、腹胀、失眠,就可能是神经性低热。神经性低热病人有个特点,经过休息,体温、症状好转,但工作或劳动后,体温又上升,甚至突然的开门声也能使病人体温上升。夏季低热和神经性低热都是功能性低热,这类低热病人并没有器质性疾病。
低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于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所以检查低热原因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对功能性低热,必须经过较长期的观察,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才能诊断。
低热的产生与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关系。体质虚弱,身体患病,是产生低热的基础,而疾病的发生又是体质虚弱、身体抗病能力减退的结果。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减少低热的发生。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