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什么意思 罗马城历史名人
罗马城历史名人
凯撒公元前64年至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
凯撒渐渐消灭了庞培、克拉苏,他也就是凯撒大帝( 注: "凯撒大帝"是后人的尊称。
凯撒在生前并没称过帝.只是个权倾一时的独裁者。
dictator独裁者,是个职称,由元老院任命),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都(Brntus)和卡西乌斯(Cassius)阴谋刺杀。
屋大维公元前43~27,凯撒的甥孙,也是义子。
屋大维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历史上的奥古斯都大帝(元老院于公元前27世纪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拉丁文意为神圣,至尊)。
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
后来,屋大维消灭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7年,军阀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
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这位罗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为犹太巡抚,在彼拉多任内,耶稣被钉死。
加利古拉(Caligula公元37~41),盖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为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
卡力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源于他婴儿时代随其父日尔曼尼库斯屯驻日尔曼前线时士兵为他穿上的儿童款军靴。
他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克劳狄(Claudius公元41~54) 克劳狄一世,全名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尼禄·日耳曼尼库斯(Tiberius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常译作克劳狄乌斯、克劳狄、或模仿后来欧洲君主习惯冠以数字的克劳狄一世,(前10年8月1日—54年10月13日),他是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公元41年—54年在位。
尼禄(Nero 54~68)亦译尼罗,尼禄皇帝在第一次犹太大起义时,血腥镇压犹太人。
维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译韦帕芗或威斯巴仙,这将军于公元67年受尼禄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镇压犹太人起义,尼禄死后的次年被拥立为皇帝。
提图斯(Titus公元79~81)维斯帕先皇帝的儿子,公元70年毁灭耶路撒冷城。
图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提图斯·弗拉维乌斯·多米提安努斯,继承父亲维斯帕先与兄长提图斯的帝位,为弗拉维王朝的最后一位罗马皇帝。
涅尔瓦(erva 公元35-98)。
出身于旧元老贵族阶层,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在图密善被刺杀之后由元老院推选并任命为罗马帝国的元首。
继位时已很年老,无子嗣。
选择图拉真为继承人。
图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时两次对外征讨,建立阿拉伯行省,并向东扩张势力到两河流域。
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任内加强独裁统治,再次镇压犹太人的反抗。

安东尼(Antonia公元138~161)。
公元一至二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帝国疆域空前广大,北部边界到达现世欧洲的英国、西德、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利亚等地,东边一度达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苏丹北部、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西边面临大西洋。
安东尼皇帝统治时期,局势仍比较稳定,尚能维持帝国现状。
马可·奥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这位皇帝在位时,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已经逐渐消逝。
康茂德(modus公元180~192),这位皇帝在位时,已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末尾,罗马帝国面临混乱与衰落的时期。
但这时离开罗马东西分裂,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而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时期,还足足有二百年的时间,其事发生于公元3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