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炎是怎么死的 司马​昭改立​司马炎​为太子,结果西晋葬送在​司马炎​手里

火烧 2022-06-16 08:31:40 1091
司马​昭改立​司马炎​为太子,结果西晋葬送在​司马炎​手里 司马昭有两个让他引以为豪的儿子,长子司马炎和次子司马攸。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各有千秋,所以司马昭临死前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让哪个继承自己的事业

司马​昭改立​司马炎​为太子,结果西晋葬送在​司马炎​手里  

司马炎是怎么死的 司马​昭改立​司马炎​为太子,结果西晋葬送在​司马炎​手里
司马昭有两个让他引以为豪的儿子,长子司马炎和次子司马攸。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各有千秋,所以司马昭临死前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让哪个继承自己的事业呢? 司马攸是司马昭的次子,幼而聪慧,生性温和,博览群书,有治理才能,因司马师无子而过继给司马师。 司马昭晚年想立司马攸为太子,并说王位本来就是哥哥司马师的,应该传位给司马师的「 ”儿子”司马攸。但遭到部分大臣反对,大臣说司马炎有帝王气象,双手过膝,头发拖地,不是人臣之相,应该立司马炎为太子。司马昭无奈,只好传位给司马炎。 公元265年,司马炎袭父司马昭的爵位:晋王,数月后又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定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并改元泰始。司马炎成为晋朝开国之君。 历史证明传位给司马炎可能是司马昭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司马炎作为皇帝在一个重大决策上很失败,这个错误还引起了「 ”蝴蝶效应”。那些拥立司马炎的大臣,都被司马炎的长胳膊、长头发骗了,看来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或者说真应了「 ”头发长见识短”? 鉴于魏国皇帝曹丕大肆削减曹姓亲王兵权,导致高平陵之变后曹氏宗亲居然没有兵力护驾勤王,司马炎建立晋朝当上皇帝后,就担心如果本朝发生类似兵变可能司马姓亲王也会束手无策。于是司马炎大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并让他们招募士兵,希望他们之间互相制约,如果朝廷有紧急情况也可以拱卫朝廷。但司马炎没想到,这么多拥兵自重的亲王,是需要一个强悍的皇帝才能镇的住的。这为后面的「 ”八王之乱”埋下了重要隐患。 怕什么来什么,司马炎死后继任者是他懦弱无能的儿子司马衷,于是晋朝就乱成一锅粥了。 在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选好接班人至关重要,否则就是「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世袭制度下遴选接班人,就像在一群特定的羊里非得选一个比较好的羊出来不可,非常难,不是谁都能生子当如孙仲谋的。 但比选接班人更重要的是怎么在自己临死前成功把皇位传给接班人,秦始皇处事不当,让儿子胡亥窃取扶苏的继承权就是例子,导致秦朝葬送在胡亥手里。而司马炎的优柔寡断,在死前立谁继承皇位,已经被大臣和外戚把持,最后让傻儿子司马衷成了皇帝。 司马炎算是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 ”太康盛世”。但无论生前多么励精图治,多么治国有方,如果传位不得其人,一切都是徒劳。因此与其说西晋亡于司马衷,不如说是亡于司马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