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

火烧 2021-09-29 02:46:07 1061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业生产的主体分散,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

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业生产的主体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落后,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低,农业其他支撑服务如金融、咨询不完善。
要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要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各要素的实现:提高农民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组织程度,政府加以引导示范和鼓励;在农村引进和建立基于当地农产品加工的工业产业,同样政府加以引导和鼓励;对现有农业劳动者及未来农业劳动者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改造和培训,这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一步,应当成为我国农业的基本制度,需要持续不断的开展和投入大量资源来实现,只有现代化的农民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农业,我们要不惜用20年时间来实现这个目标,要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同时这本身也是一个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农村的政治结构按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标准重新构建,可以通过改革试点的方法逐步推进。
所谓的各种矛盾都不足以成为阻碍农业现代化的理由,从现实出发,既然我们不能一下都解决,那么我们可以在发展中逐步去消除它。

英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产业化经营——英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 [>>]
--------------------------------------------------------------------------------
(一)英国农业概况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群岛组成,国土面积24.4 万平方公里,是四川面积的一半,总人口为6000 万人。其82 %的人口为城市人口,城市化程度居发达国家的前列。农业人口约105 万,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为51 万,占经济活动总人口的1.8 % ,这个比例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是最低的。耕地面积为60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6.41 % ,人均耕地面积为0.1 公顷。永久性牧场1105万公顷,适宜于发展畜牧业。2002年农业增加值为 71.2亿英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 %。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占大头,约占总产值的2/3,种植业约占1/5,园艺业约占1/10。
(二)英国农业特征
1、高度集约化,农业单产水平高
英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人均耕地少,属于人多地少的类型,因此,英国较为重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经过多年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农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等) 单产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近年来,英国谷物平均单产达到了6.5——7.0 吨/ 公顷,马铃薯40 吨/ 公顷,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居领先水平。一头奶牛日产奶量可达40公升。
2、高度机械化,农业生产率高
  进入90 年代,英国已拥有农用拖拉机50 多万台,联合收割机4.7 万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 台拖拉机、或0.5 台联合收割机。目前,英国种植蔬菜的农场和养猪养鸡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英国的农业机械配套,农业机具齐全,从耕作到收获、进仓,每个程序都有相应的机械。中耕机、播种机、割草机、捆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国目前使用的拖拉机,多数是大马力和液压传动,并装有电子监测和空调设备(我们参观了一个农场femncare,3000多亩耕地,6个工人,1个经理,1个技术人员,1个秘书,3个拖拉机司机,3台拖拉机,每台300多万元人民币)。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英国的农业生产率,目前,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可提供谷物38.4吨,肉类6428公斤,牛奶29364公斤,鸡蛋1224公斤。
3、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业占整个农业产值的2/3,是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有永久牧场2.5万个,牧场面积接近全国总面积的一半(约1105万公顷),大片耕地用来种植饲草、饲用甜菜和饲用芜菁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猪和家禽为主。在畜牧业结构中,牛、鲜奶、奶制品的产值占牲畜和畜产品全部产值的一半以上,牛奶年产量达140亿升,每年3月要举办牛奶节。畜牧业现正向着高度集约化和牧工商一体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大型的畜禽加工厂不断涌现。比如英国奶牛场主公司是全国三家最大的牛奶加工企业之一,也是一个奶业合作组织,架起了牛奶供应商与品种研究机构的桥梁,从源头确保原料质量

我国农业现代化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主要是生态农业(农产品无公害),这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竞争的软胁;其次是要走集约化经营(大规模,机械化)的道路,才能降低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

我国农业现代化当前都面临着哪些问题?

一是旱涝威胁日益严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日益暴露,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绝非一时之功。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比常年偏多,自然灾害偏重发生,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现在是南方涝、北方旱,全国范围内雷电事故频发。
二是重大病虫害十分严重。一些地方稻瘟病、玉米螟、蝗灾等偏重发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情也对生猪生产等造成威胁。
三是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玉米、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上涨,随后带动猪肉、牛羊肉价格上涨。这一方面是恢复性上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些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现在,我国大豆每年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3;棉花进口占国内需求量的1/3;生猪存栏减少,供应偏紧;近期奶牛饲养效益也大幅下降,有可能引发奶产品的波动。
四是农资价格偏高,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受成本增加和需求增加的影响,当前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高位运行。
五是少数地方出现对农业的组织领导力量偏弱、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因为粮食种植和农业效益偏低,一些地方对农村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特别是一些地方换届后,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力量有所减弱。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与英国最主要异同点?

英国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我们是政府推动。
英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1、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扭转农业发展的衰落局面,于1947年实施了战后第一个农业法。此后三十年里,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
2、实行价格保护政策。英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国生产的各种农牧产品(如谷物、马铃薯、甜菜等)都规定了最低保证价格。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时,销售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由政府补贴。
3、充分利用国外市场,促进本国农业发展。英国加入欧共体后,积极把本国农产品市场纳入共同体的轨道,建立共同农产品市场,推进与欧共体农业政策的一体化,促进英国农业发展,稳定农民收入。
4、政策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形成。为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英国政府制订了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法令,对愿意合并的小农场,可提供50%的所需费用。对愿意放弃经营农业的小农场主,可获得2000英镑以下的补贴,或领取终生养老金。政府除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外,还对农业基本建设(如土地改良、田间供排水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提供补助金。整治、改良土地可获60%的补贴,对园艺农场进行的土地改良、建筑和购置设备,给以15%~25%的补助;对农场主自己修建道路、堤坝、供电系统等则提供所需费用2/3的补助。对在土地条件较差的如高山地的农场以及改进农业工艺等也有奖励。英国每一个地区都设有不同类型的信贷机构从事农业信贷业务。它们以土地或房屋为担保,对购买或改良农田进行农场建筑等提供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土地和农场建筑物的农民,可以使用短、中、长期贷款等三种形式。

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怎么走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管理、劳动者现代化、农业产业组织的社会化、农业生态化的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远景设计研究院农业现代化规划专家道: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建设、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等。

农业现代化目前更多的是指传统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其实质是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使农业要素向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远景设计研究院现代农业规划专家道:传统农业信息化、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方面。具体可从构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特色产业、劳务产业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机制,发展带动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包括农田水利、乡村基础设施、农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建设。培育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主要从加强培训引导和示范带动等方面入手。

“调结构、转方式”,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
调结构,重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序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
转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群众的自觉选择。现在户均不到半公顷地的规模,显然难有高效益。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特别是向种田能手流转,引导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效益。严禁在土地流转中定任务、下指标、将流转面积和比例纳入绩效考核。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平台,加强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出台管理文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农民权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