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古代历史论述题

火烧 2022-07-01 03:49:07 1053
中国古代历史论述题 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农业雇工的涌现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对劳力的需要。江南一些地主除使用佃户、僮仆之外,还大量使用雇工。明中叶,地主和佃户

中国古代历史论述题  

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雇工的涌现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对劳力的需要。

江南一些地主除使用佃户、僮仆之外,还大量使用雇工。

明中叶,地主和佃户的关系,除某些地区存在着落后的奴隶制式的佃仆制外,大部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都有所松弛,一般说来,今年佃耕,“明年可以弃而不种”。

江浙、江西、安徽,特别是福建,还出现了“永佃制”。

班匠制度的变革,商人进一步控制手工业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明政府改变了对工匠的剥削方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古代历史论述题

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工部奏准,轮班匠不愿当班者。

听其出银代役。

南匠“不许私自赴部投当”,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称“匠班银”。

这样,班匠对封建政府的人身隶属关系大为削弱,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在纺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商人还控制了加工丝棉纺织品的染坊和踹坊。

有的商人自己开设染织作坊。

江南比棉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若干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哀悼趁织为活”。

有的小户被大户固定雇佣,有的则没有。

每天早晨,在玄妙观口聚集着没有固定雇主的小户上百人,“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

在松江地区加工棉布的暑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得最为明显。

万历以来,松江西郊暑袜店百余家,经售用洁白尤墩布缝制的尤墩暑袜,极其轻美,四方争购,“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

这里,暑袜店商人已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买主,商业资本转化成产业资本;做袜为生的“合郡男妇”,向暑袜店“给筹取值”,成了暑袜店的雇佣工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