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百想大赏2019玄彬 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简介及详细资料
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简介及详细资料
奖项沿革
1965年,韩国戏剧电影艺术赏(百想艺术大赏前身)在韩国创立,奖项分为电影、戏剧两个部门,由日刊体育主办。

1974年起,韩国戏剧电影艺术赏添加设定电视部门,奖项分为了电影、戏剧、电视三个部门。
1984年,韩国戏剧电影艺术赏更名为韩国戏剧电影电视艺术赏。
1986年,韩国戏剧电影电视艺术赏更名为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7年,该奖项正式由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更名为百想艺术大赏。
2002年起,百想艺术大赏取消戏剧部门奖项的颁发,奖项分为了电影、电视两个部门。
奖项文化
奖项宗旨
发展韩国大众文化艺术、激发鼓舞艺人士气,表彰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上有突出表现的制作人员和演员。
奖项命名
百想艺术大赏中的“百想”二字来源于1954年韩国日报主创者张基荣的雅号。
奖项设定
奖项 设定时间 备注 大赏 1965年 --- 最佳作品奖 1965年 --- 最佳导演奖 1965年 --- 最佳剧本奖 1965年 --- 音乐奖 1965年 1972年起取消 新人奖 1965年 --- 演技奖 1966年 --- 技术奖 1966年 已停颁 美术奖 1966年 已停颁 非叙事电影奖 1966年 已停颁 特别奖 1966年 --- 鼓励奖 1966年 1967年起停颁 人气奖 1970年 --- OST奖 1971年 --- 最佳男配角奖 1977年 --- 最佳女配角奖 1977年 --- 新人导演奖 2001年 --- 综艺奖 2002年 --- Fashion Star奖 2014年 2015年起停颁 In Style最佳风格奖 2014年 --- 爱奇艺明星奖 2015年 2016年起停颁 功劳奖 2017年 ---评选规则
评选对象
当届大赏颁奖典礼前一年5月1日起到该年3月31日为止,由韩国国内播出影像物等级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在韩国首映(上映)的电影和同期间播出的电视作品。
评审规则
百想艺术大赏审查委员区分为电影和电视两个部门,选出各部门审查委员长后,其中1名被选为全体审查委员长,在审查委员长的主持下,决定当届大赏大奖以及各部门的奖项。人气奖奖项则由观众投票决定。每届大赏最终获奖会随该届大赏颁奖典礼公开并颁发。
评审团队
百想艺术大赏审查委员分为电视、电影两个部门,每个部门由7位委员组成,审查委员由主办公司选定、委托,审查委员兼任执行委员。在各部门审查委员中选定一位担任该部门的审查委员长,在全体14位委员中选出1名担任全体审查委员长。
历届回顾
举办年份 颁奖典礼名称 1965年 第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66年 第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67年 第3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68年 第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69年 第5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0年 第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1年 第7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2年 第8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3年 第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4年 第1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5年 第1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6年 第1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7年 第13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8年 第1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79年 第15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0年 第1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1年 第17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2年 第18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3年 第1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4年 第2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5年 第2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6年 第2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7年 第23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8年 第2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89年 第25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0年 第2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1年 第27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2年 第28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3年 第2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4年 第3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5年 第3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6年 第3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7年 第33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8年 第3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1999年 第35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0年 第3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1年 第37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2年 第38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3年 第3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4年 第4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5年 第4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6年 第4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7年 第43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8年 第4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09年 第45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0年 第46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1年 第47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2年 第48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3年 第4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4年 第50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5年 第51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6年 第5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7年 第53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2018年 第54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历届回顾统计截至2018年,参考资料来源)
奖项之最
历届奖项之最获奖最多的导演 林权泽 先后于1976年第12届(《往十里》)、1983年第19届(《雾中乡景》)、1986年第22届(《吉牛蓬》)、1988年第24届(《白痴阿达》)、1994年第30届(《悲歌一曲》)五度获得最佳电影奖,同时还于1983年第19届(《雾中乡景》)、1986年第22届(《吉牛蓬》)、1988年第24届(《白痴阿达)、2000年第36届(《春香传》)四度获得大奖,其个人先后于1976年第12届(《往十里》)、1977年第13届(《奔腾的洛东江》)、1983年第19届(《雾中乡景》)、1997年第33届(《祝祭》)、2000年第36届(《春香传》)五度获得最佳导演奖。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 安圣基 先后于1982年第18届(《曼陀罗》)、1983年第19届(《雾中乡景》)、1984年第20届(《赤道之花》)、1985年第21届(《深蓝色的夜晚》)、1989年第25届(《成功时代》)、1991年第27届(《谁见过龙的脚爪?》)、1994年第30届(《特警冤家》)、2012年第48届(《断箭》)八度获得电影类最佳男演员奖,此外还在1994年第30届凭(《特警冤家》)获得电影类大奖。奖项评析
百想艺术大赏作为韩国国内每年最为重要的娱乐届盛事之一,主要旨在表彰上一年在电影及电视剧文化方面有着杰出表现的优秀作品及演艺届人士。它作为韩国国内唯一的一个综合类艺术大赏,一直有着“韩国奥斯卡”的美誉。不过随着时间发展,百想艺术大赏电视剧部门的奖项每每在颁发后,受到多方质疑。原因是电视剧类在各奖项的确认上过于看重收视率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在此前提下,对于奖项的分配也有着平均化的趋势,对于韩国三大电视台采取“一碗水端平”的政策,使得百想电视剧类奖项本身的公信力开始逐年下降。(搜狐娱乐评)
百想大赏作为一综合性艺术大赏,电影部分得奖作品水准总是参差不齐,所以其颁发的电影类奖项向来不太被重视。百想艺术大赏虽然相对于青龙奖、大钟奖这类专业电影奖不够权威,但是创办于1965年的该奖项,因其悠长的发展历史,令电影人也不敢忽视它的存在。(搜狐娱乐评)
因为百想艺术大赏在规模性、公正性上都在韩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只有最具实力和人气的明星才能有幸踏上百想的红地毯。电视剧间的争夺是每年百想艺术大赏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因为它不以三大电视台各自提交的收视率为简单衡量标准,而是以民众评论和专家鉴赏共同考量,所以评选相对客观。(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