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永州文化明晰 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

火烧 2022-09-21 16:17:21 1035
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1、秦汉秦始皇二十六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泉陵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零陵、

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1、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

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泉陵侯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

零陵、始安、洮阳、钟武七县和泉陵、都梁、夫夷、舂陵4侯国。

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嶷郡,零陵县治,隶荆州。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隶荆州。

2、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分营阳郡,营浦治。

皆隶荆州。

西晋及怀帝永嘉元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改隶湘州。

梁天监十四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分营州永阳郡,营浦治,改隶湘州。

3、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泉陵县,同年更名零陵县,隶湘州。

从此,永州、零陵一地两名。

唐武德在灵灵县被废除了四年,分为永州和瀛州。

在乌德五年,国家改为南营州。

在贞观八年,南营州改为道州。

贞观十七年,撤州被并入永州。

干元元年,废弃县名更名为永州和道州。

在广德的第二年,对湖南进行了观察。

湖南的名字从这里开始,永州和道州属于它。

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为永州,零陵县治;分道州,宏道县治,皆隶江南西道。

4、宋元

宋太祖建隆元年,为永州,零陵县治;分道州,营道县治,皆隶荆湖南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永州路,零陵县治;分道州路,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湖南道宣慰司。

5、明清

明洪武元年,改路为府。

永州府治零陵县、道州府治营道县,隶属湖广行省。

洪武九年,将道州府降为道州,隶属永州府。

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

清顺治元年,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三年,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零陵县治。

6、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改道州为道县。

民国三年,衡永郴桂道改为衡阳道,永州属衡阳道。

民国十一年,湖南省撤销道,仅存省、县二级。

民国二十六年,湖南省划分行政督察区,永州各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零陵县。

民国二十九年,湖南省调整行政督察区,原第九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7、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永州地区各县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或实现和平政权更迭,设永州专区,翌年称零陵专区。

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永州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芝山区。

此时,地级永州市辖祁阳县、双牌县、宁远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和芝山区、冷水滩区。

地级永州市政府原设零陵区潇水中路106号。

现如今永州,是湖南省地级市,故雅称“潇湘”,总面积22441平方千米,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

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扩展资料:

1、器具:

永州历史悠久。

据考古,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道县玉蟾岩出土过距今一万二千年的稻谷遗存。

舜帝南巡并葬于江南九嶷先后为《礼记》、《楚辞》、《史记》等中国早期经典著作记载。

2、著作:

唐宋第二代是永州文化教育的繁荣时期。

唐代唐代有两道荆棘历史。

他们写了“涪陵之旅”和“小偷退役官”等。

北宋周敦颐在道州开悟了道教,后来通过了“太极图”和“将军书”,成为宋明时期的创始人。

在唐代,着名的怀素出生于永州绿天,并代表纸张成为着名的书法家。

他的“自我叙事”和“苦竹笋”等海报对后来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永县上江寺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女书。

3、地区历史:

永州在隋朝之前被称为灵灵。

玲玲以九英里的葬礼命名。

“历史记载,五代五帝”,舜“狩猎,在野外旷野坍塌,埋葬在长江以南,是零陵墓。

永州文化明晰 关于永州的历史文化

”玲玲在夏朝的荆州境内。

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南部。

4、戏剧:

永州是戏曲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

自明代起,境内就开始戏剧表演出现。

此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大型地方剧种祁剧。

与此同时,在永州境内还有零陵花鼓戏、祁阳小调、木偶戏等地方戏曲。

5、宗教:

永州境内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永州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