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也会得高血压病
一般来说,年纪大的人要比年轻人容易得高血压。高血压病发病的百分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地增加。但据国内外资料统计,世界上每100人中就有10人患高血压病,其中20~29岁青年的发病率为3~6%左右。我国武汉地区的一份调查资料也发现,中学生(13~17岁)发病率为2.22%,大学生(18~25岁)为4.6%。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中,不仅老年人多,青少年也不少见。
青少年为什么也会发生高血压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青少年高血压病人常常伴有明显的高血压遗传因素及家族史,即父母有高血压病史,据大量医学资料统计,高血压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达59%。
有的青少年患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它发生于其它疾病之后,通常可以找到明显的病因,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还有一些肾脏和内分泌疾病如多囊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这一类病人除了血压增高以外,同时还存在原发疾病的症状。这类高血压也叫做症状性高血压。
![]() |
由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的高血压病,在青年人高血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常常与情绪紧张有关。一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少的职业,如司机、会计、电报员等,易患此类高血压病。此外,长期受到城市和工厂的噪音干扰,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环境,也有可能导致血压增高。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血管收缩中枢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起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血液通过这种痉挛变细的小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血压自然要升高。此时除了血压升高以外,还常伴有心悸、多汗等症状。一旦情绪稳定,紧张因素去除,血压可降至正常。
有些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也会发生暂时性的血压增高,俗称“青春期高血压”。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体态、功能、性的特征都有明显的变化,脑垂体、性腺和甲状腺等内分泌活动比较旺盛,促使全身肌肉、骨胳、心肺等组织器官迅速地发育成长。但是,心脏的成长,比其它器官组织要缓慢些,这样,心脏的负担无异相对加重,而青年人的血管又比较狭细,血液通过狭细的血管,就要靠心脏加大力量,再加上青春期的青年往往情绪不稳定,多种因素加在一起,血压便容易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