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玩泥巴的小牛全集考试 泥巴烧制的棺材出自什么朝代

火烧 2022-07-05 11:50:01 1040
泥巴烧制的棺材出自什么朝代 “硋棺材挡滴漏”是福州民间谚语。这条谚语是把那些吝啬鬼或很小气的人比喻为硋棺材,点滴东西都不肯施舍给别人。硋棺材是什么个样子,知之者甚少,就是文史专家也是如此。前些日子,笔

泥巴烧制的棺材出自什么朝代  

玩泥巴的小牛全集考试 泥巴烧制的棺材出自什么朝代

“硋棺材挡滴漏”是福州民间谚语。

这条谚语是把那些吝啬鬼或很小气的人比喻为硋棺材,点滴东西都不肯施舍给别人。

硋棺材是什么个样子,知之者甚少,就是文史专家也是如此。

前些日子,笔者到马尾区琅岐岛做田园调查时,在九龙山支脉的龙台山上发现两具出土的宋代硋棺材。

去年就听龙台村老人会会长刘先生说:1954年农业互助合作化化时期,村民们在山上峡谷筑水库时,从很深的地下挖出4具硋棺材,之后又挖出10多具。

由于当时没人知道墓主是谁,村民们对棺材又很忌讳,不敢去动它,后来也不知道散失在何处。

事过六十多年也再无人问津,龙台山上硋棺材成了一个谜。

根据村里老者提供的线索,以及传说中的硋棺材蛛丝马迹,好几次在龙台村爬山越岭,披荆斩棘,苦苦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

阳春三月,龙台村原党支部书记梁先生从美国回老家探亲,请我到龙台聚会。

几个老朋友聚在一起,我说:“龙台驸马名闻遐迩,还听说还有千年硋棺材出土,不知散落在何处?”梁先生知道我喜欢考古,说道:“我知道这‘宝贝’东西存在哪里,一般的人我是不会告诉他的,怕被人偷走,既然老杨要研究这个‘宝贝’,我带你去看。”在梁先生带领下,我们从驸马墓下方的泥泞山路攀登,终于在龙台山的水库旁边一个神秘的地方找到两具出土已久的古代硋棺材。

我喜出望外,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它搬出来让我拍照。

这两具硋棺材不大,比普通的木头棺材小得多,它是用泥巴烧制的陶瓷棺材,一具是男棺,一具是女棺,保护得十分完好,其表面粗糙,呈土黄色的,没有上釉,上面锈迹斑斑还残留着白灰和黄土。

棺盖与棺材粘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棺盖中间有孔洞,看来骨灰是从孔洞装进去的,棺材中好像还有黑色的骨灰残留着,里面有否陪葬品不得而知。

每具硋棺材约有20斤重。

男棺长约50厘米,宽20多厘米,高24厘米,棺盖中间孔洞是长方形,有香烟盒那么大,底部是平的,头部呈弧形向前翘起,棺材前面拐头刻有两扇门,门上面有花纹,女棺比男棺稍短,比男棺宽5厘米,底部呈凹形,棺盖中间孔洞是椭圆形,有鹅蛋那么大,拐头中也刻有两扇门,其形状与男棺大体相似。

这两具硋棺材是同一个墓里挖出来,是夫妻棺。

看来出土的小巧硋棺材可以与武夷山悬棺一比。

据村里老者回忆:1958年公社化大跃进时期,村民在此修水库,还挖出白色瓷棺材和装骨灰的陶瓷“金瓮”,如今不知散落何处。

而这两具硋棺材是五、六年前修水库时,从水库的旁边挖出来,一直存放在山上。

看来,这个地方是一处古老的墓群,墓存得很深,多在水库底下,年代已久,可能是宋代古墓群。

我们在这处峡谷中还发现几处破损的古墓中露出陶瓷“金龛”。

村中老者说:“这个峡谷地名叫“塔里”,因古时这里建有石塔,故名。

这个石塔可能是存骨灰的塔,在“塔里”对面那个山叫“和尚里”,古时因建有和尚寺而得名,山的附近还有古窑址。

据说在宋代,先民信仰佛教,岛上盛行遗体火葬,于是在瓦窑中有专门烧制装骨灰用的硋棺材,并设立存骨塔,硋棺材应运而生。

“塔里”这个地方风生水起,是风水宝地,以致先民们以及和尚的骨灰都装在硋棺材或“金龛”里埋葬在这里,形成规模较大的古墓群,才有这么多硋棺材及“金龛”出土。

硋棺材到了明、清时期,已被漫漫的历史长河淹没,今比较罕见,为不可多得的文物。

据文物专家说:宋代古墓葬中,有一半是硋棺材或陶瓷“金龛”,这两具硋棺材虽然没有纪年,但从古墓群的年代和棺材的形状,可以确定是宋代的硋棺材。

硋棺材出土,对研究琅岐岛的历史和古代殡葬改革提供了实物资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