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梅恩岩画 疑似千年巖畫被采石場亂石包圍
疑似千年巖畫被采石場亂石包圍
巖石上刻畫的飛鳥。
亂石堆中的「摩崖石刻」(圖中畫圈部分)
朝陽市朝陽縣內一鄉某處采石場旁有一處石刻巖畫,上有人物、飛鳥、走獸及文字,圖案線條圓潤,刻畫精美,文字工整,遒勁有力,疑似有近千年歷史,但畫面殘缺。
有村民表示,石刻巖畫在幾年前發現的時候比現在大,目前只剩下一部分。而鄉文化站則表示,巖畫幾年來沒有受到人為破壞,只是風雨侵蝕造成了一些破損,大小幾乎沒有變化,采石場合同裡也規定了不許破壞此處巖畫。
朝陽市文物局文物科林科長講,這幅石刻巖畫具體的年代需經省一級的專家來考證。
采石場矗立石刻巖畫
26日,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來到朝陽縣內某村,一位年近8旬的村民講:「附近有不少采石場,但是就那一個采石場有巖畫,具體年代不是很清楚,應該是很久遠了,原來挺大。」
順著村民的指引,爬過幾百米蜿蜒的山路,在山頂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一個采石場出現在眼前,面前是采挖過的陡峭山體,四周滿是碎石,地面上堆滿了條狀和片狀的石料,幾位工人正在往車上搬運石料。
石堆旁有一個巨大的石塊,石塊只有一個截面暴露在外,呈長方形,長約10米,高約兩米,石塊兩旁和上方均是散落成堆的碎石。此塊巖石與其他石頭有些區別,采石場大部分是葉狀巖石,質地比較酥脆,而此巖石斷面雖整體較為平整,但是表面略有不平,摸上去有些像粗糙的砂紙,巖石的最右側是一些文字,鐫刻得十分工整,依稀可以辨認的是「XX五年X月四日……」
中間位置刻畫了一只奔跑的小鹿,小鹿一邊奔跑,一邊回頭觀望,小鹿體態勻稱,刻畫細膩,兩只鹿角宛如新月,嘴角微張,前肢彎曲,後肢下半部分畫面有些殘缺。旁邊的一只小鳥畫面相對完整,但是畫工一般,少了些神韻。
下面還有兩個人摔跤的圖案,也有些模糊不清,但還是能分辨出人形和動作。
畫面的線條刻入石塊有幾毫米的深度,經過風雨的沖刷線條邊緣已經十分圓潤,有些畫面的石塊已經剝落。其中另一處文字落款有「乹(乾)統XX」字樣,如果落款為當時所為,那麼此處石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時間。
初步推斷應該是遼代的
該鄉文化站的趙姓站長稱,幾年前發現這個巖畫後,鄉裡和歷任的采石場承包人都明確交代,這塊不能開采,不能破壞此處巖畫,這些規定也都寫在了承包合同裡。目前巖畫可能有些損壞,但都是自然侵蝕的結果,沒有人為破壞。縣文管所的工作人員經常來查看。
朝陽縣文物管理所劉姓所長表示,此處石刻巖畫是2008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當時有村民上報,我們稱之為「摩崖石刻」,「推斷年代應該是遼代的,是當時采石場的工人刻的一些畫。」描寫的是當時所見的一些場景。
問及目前巖畫的狀態和發現時的差別,劉所長表示變化不大,「因為地處偏僻,如果采石場的人不去動它,沒有人去破壞,也沒有什麼利益。」
具體年代等專家界定
此處石刻究竟有多少年歷史?朝陽市文物局文物科林科長介紹,現在關於石刻巖畫都是猜測,「包括朝陽縣的考古人員去看的,他也是猜測,沒有最後認定,文物是專家咨詢制,所有的東西都是以專家的論證意見為準,所以現在說不清楚這個(石刻)是什麼年代的,說不清楚有沒有藝術價值。」

「咱們朝陽沒有這方面(石刻)的專家,發現後想讓省裡來人給看一看,但是文物鑒定就得3位以上專家,就把照片傳給省裡,讓省裡找專家幫看看……國保的省保的都保護不過來呢,哎!」林科長說。
本文來源:千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