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具有竹子品质的人 和竹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火烧 2023-02-01 05:07:03 1083
和竹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北宋画家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里钻来钻去。三伏

和竹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北宋画家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里钻来钻去。

三伏天,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

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炙热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

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有多密。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是他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人们都纷纷往家里跑。

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就往山上的竹林飞奔而去。

他刚走出大门,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文与可一心想要观察风雨中的竹子,根本顾不上雨急路滑!他拽起裤腿,爬上山坡,奔向竹林。

尽管浑身都湿透了,他依然站立在雨中仔细地观察竹子,用心地把竹子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进行细微地观察,所以他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当时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他说:“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扩展资料:

具有竹子品质的人 和竹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成语“胸有成竹”解析:

1、读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2、表达意思: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

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3、出处: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翻译: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

4、例句: 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有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

5、结构:主谓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