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和义务复合型 复合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的区别
复合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的区别

复合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的区别
复合性规则是有权利、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一方面主体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做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做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受教育就是这样的,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义务性规则只是义务没有权利,比如说纳税,只是义务,没有权利。
下面是他们的详细定义,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按照法律规则所设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 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 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
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可为或可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得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授权性规则是主体享有法定权利的依据, 而且该类规则具有可选择性, 主体可以行使授权性规则所赋予的权利,也可以放弃行使该权利。
义务性规则是规定主体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则。 义务规则以法定义务形式为主体设定必要行为的尺度, 该类规则具有强制性而不具有可选择性, 主体对自己的法定义务只能履行而不能拒绝。 义务性规则分为两类: 一类是命令性规则, 即规定主体应当履行当为义务(亦称积极义务)的规则;另一类是禁止性规则,即规定主体不得作为的义务(亦称消极义务)的规则。
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这类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主体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做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做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体现权义复合性规则的法律条文,案例
权义复合规则[1] ,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一般来说,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依其指示的对象和作用可以分为委任规则、组织规则、审判规则、承认规则等。
2详解
权义复合规则的特点:一方面被指示的对象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作出一定的行为,另一方面作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以,法律授予权力的规则通常都是权义复合规则,因为权力本身是一种作为的能力,同时不按法律规定作为又是违法的。依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负有维持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这种职责既是公安机关所享有的一种权力,同时也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公安机关拒绝履行这种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海牙规则与汉堡规则的区别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之间的区别
从《海牙规则》到《汉堡规则》有关提单的国际公约在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当事各方利益的保护更加合理,也适应了不断发展的航运技术的要求。总的来讲,这三个国际公约实质上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运人的责任基础不同
《海牙规则》由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船东的强大势力和航运技术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海牙规则》对承运人的要求不会十分严格,因此《海牙规则》对承运人责任基础采用了“不完全过失原则”。《维斯比规则》对这点没加任何修订。《汉堡规则》则将其改为了“推定的完全过失原则”。
所谓“过失原则”是指有过失即负责,无过失即不负责,一般国家的民法多采用这一原则为基础。《海牙规则》总的规定也是要求承运人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但同时又规定“船长、船员、引航员或承运人的雇佣人员在驾驶或管理船舶上的行为、疏忽或不履行契约”可以要求免责(也是《海牙规则》遭非议最多的条款),即有过失也无须负责,因此,《海牙规则》被认为采用的是不完全过失原则。比起过失原则,这种责任制度虽然对承运人网开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
《汉堡规则》的立场则严格得多,它不仅以是否存在过失来决定承运人是否负责,而且规定举证责任也要由承运人承担,即第五条规定的“除非承运人证明他本人,其受雇人或代理人为避免该事故发生及其后果已采取了一切所能合理要求的措施,否则承运人应对货物灭失或损坏或延迟交货所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这样承运人的责任大大加重了。
二、承运人的最高责任赔偿限额不同
首先,从《海牙规则》到《汉堡规则》依次提高了对每单位货物的最高赔偿金额。《海牙规则》规定船东或承运人对货物或与货物有关的灭失或损坏的赔偿金额不超过每件或每单位100英镑或相当于100英镑的等值货币。《维斯比规则》将最高赔偿金额提高为每件或每单位10000金法郎或按灭失或受损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30金法郎,两者以较高金额的为准。同时明确一个金法郎是一个含有66.5毫克黄金,纯度为千分之九百的单位。《汉堡规则》再次将承运人的最高赔偿责任增加至每件或每货运单位835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或称记帐单位)或每公斤2.5特别提款权,两者以金额高的为准。
其次,对灭失或损害货物的计量方法越来越合理。《海牙规则》是以每件或每单位来计量货物。随着托盘、集装箱等成组化运输方式的发展,这种计量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因而,《维斯比规则》和《海牙规则》都规定如果以集装箱或托盘或类似集装运输工具运送货物,当提单内载明运输工具内货物的包数或件数时,以集装箱或托盘所载货物的每一小件为单位,逐件赔偿;当提单内未载明货物具体件数时,则以一个集装箱或一个托盘作为一件货物进行赔偿。
三、对货物的定义不同
《海牙规则》对货物定义的范围较窄,将活动物、甲板货都排除在外。《汉堡规则》扩大了货物的定义。不仅把活动物、甲板货列人货物范畴,而且包括了集装箱和托盘等包装运输工具,“凡货物拼装在集装箱,托盘或类似运输器具内,或者货物是包装的,而这种运输器具或包装是由托运人提供的,则‘货物’包括他们在
内”。
四、公约适用范围不同
《海牙规则》只适用于缔约国所签发的提单。这样,如果当事各方没有事先约定,那么对同一航运公司所经营的同一航线上来往不同的货物,可能会出现有的适用《海牙规则》,有的不能适用《海牙规则》的奇怪现象。《汉堡规则》则避免了这一缺憾。它不仅规定公约适用于两个不同缔约国间的所有海上运输合同,而且规定①被告所在地;②提单签发地;③装货港;④卸货港;⑤运输合同指定地点,五个地点之中任何一个在缔约国的都可以适用《汉堡规则》。
五、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不同
《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是“……自货物装上船舶开始至卸离船舶为止的一段时间……”,有人称之为“钩至钩”。《汉堡规则》则将责任期间扩大为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从托运人或托运人的代理人手中接管货物时起,至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或收货人的代理人时止,包括装货港、运输途中、卸货港、集装箱堆场或集装箱货运站在内的承运人掌管的全部期间,简称为“港到港”。
六、诉讼时效不同
《海牙规则》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一年后“……在任何情况下承运人和船舶都被解除其对灭失或损害的一切责任……”。一年时间对远洋运输的当事人,特别是对要经过复杂索赔、理赔程序,而后向承运人追偿的保险人来讲,无疑过短。《维斯比规则》规定诉讼时效经当事各方同意可以延长。并且在“……一年期满之后,只要是在受诉讼法院的法律准许期间之内,便可向第三方提起索赔诉讼……”,但时间必须在三个月以内。这样部分缓解了时效时间过短在实践中造成的困难。到《汉堡规则》一方面直接将诉讼时效延长至两年,另一方面仍旧保留了《维斯比规则》90天追赔诉讼时效的规定。
七、对承运人延迟交货责任的规定不同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海牙——维斯比规则》对延迟交货未作任何规定。《汉堡规则》则在第二条规定:“如果货物未能在明确议定的时间内,或虽无此项议定,但未能在考虑到实际情况对一个勤勉的承运人所能合理要求的时间内,在海上运输合同所规定的卸货港交货,即为延迟交付”,承运人要对延迟交付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①行市损失;②利息损失;③停工、停产损失。赔偿金额最多为延迟交付货物所应支付运费的2.5倍,且不应超过合同运费的总额。
除以上各条外,《汉堡规则》还在海上运输合同的定义、举证责任等多方面有别于《海牙——维斯比规则》,加大了承运人的责任范围。
海牙规则侧重于保护船东利益,汉堡规则加重了承运人责任.
命令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的区别 刑法上的
命令性应该是以一种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规定为止或不得为之
禁止性应该是不作为的,不得作为。
在法理学中权义复合性规则是什么样的规则?
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这类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主体有权按照法律规则的规定做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做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负有维持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这种职责既是公安机关所享有的一种权力,同时也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公安机关拒绝履行这种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个事例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义务性规则的法律条例有哪些
我们在法律条文中所看到其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也是颇为不同的,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突出的情形: 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1.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可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 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 (1)命令性规则。 (2)禁止性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 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3.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
软式排球规则与硬式排球规则的区别!
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技术差别及比赛规则
一、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的技术差别
发球技术
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软、气压小,因此在发球时,一定要加快挥臂速度,保持好击球部位肌肉的紧张度,保证发球取得最佳效果。
传球技术
软式排球传球手型比硬式排球的手型要稍大,传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其他技术环节同“硬式排球”相同。
垫球技术
软式排球比硬式排球的飞行速度慢,而且球在长距离飞行时,有突然下沉现象。此外,球体较软,当球触及手臂,球体常出现凹陷、滑动,造成球体重心易越过触球点。所以在软式排球的垫球时,垫球人要特别注意提前取位,身体重心应比“硬式排球”的落点稍前移,或尽量使双臂正对来球垫球,且击球力量应稍加大,以取得最佳垫球效果。
扣球技术
软式排球扣球时,少了“硬式排球”扣球手的包裹动作,是用全手掌包满球,击打球的后中上部(球的上方或后上方)。由于软式排球球体轻,球飞行时易下沉,扣球人在选择起跳点时应特别注意。另外,由于球体软,扣球时不能使用硬式排球的搓球技术动作。而在使用软式排球轻吊球技术时,应注意适当加力,以防止手指陷进球体中,造成失误。
拦网技术
软式排球拦网技术与硬式排球不同的是:两手间距离要小,且双手要正对来球,要将球罩住。进行正面截击以防止对方扣球球速和力量过大时,由于球体变形,会从两手和两臂间挤过,容易造成拦网失误。
二、软式排球规则
比赛规则
软式排球比赛规则如下:击球时不允许持球、连击;有限定的发球次序;四人制不分前后排,均允许在网前进攻性击球和拦网;六人制按六人制规则,九人制按九人制规则;每球得分,每局限17分(决胜局除外),三局二胜制,也可一局定胜负。
软排游戏丰富多彩,目前已有6种:
1.定时计数赛:计参加者击球累计总数或最高次数,多者或高者名次列前;
2.传球投篮赛:计参加者在规定的次数内投进篮圈多少,多者名次列前;
3.发球得分:计参加者在规定次数内,发入对方场区的次数,多者名次列前;
4.移动传垫球赛:计参加者用传垫方法在规定区域内的移动速度,快者名次列前;
另外还有击球过障碍赛和移动垫球接力赛等。
软式排球是新兴的体育项目,1982年10月诞生于日本山梨县,1989年在日本举行了全国家庭软式排球赛,1992年软式排球进入日本中、小学和部分高中的体育课教材。目前,软式排球运动已从日本传到中国、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职工软式排球赛,受到人们的青睐。1996年初,中国排协已决定要在中国大力倡导开展软式排球运动。
器材与设备
1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
1. 1面积
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1)。
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1. 2比赛场地的地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1. 3场地上的画线
1.3. 1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1.3. 2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 地地面。
1.3. 3界线: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3.4中线: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8米、宽9米(A制或长9米、宽9米(B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3.5进攻线: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1. 4区和区域
1.4. 1前场区: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
1.4.2发球区: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换人区: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 5温度
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
1. 6照明度
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1米高处测量应为800-1200勒克斯。
2球网和网柱
2. 1球网高度
2.1. 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青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
2.1.2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0-10米,网眼直径10厘米。
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上沿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固定在网柱上。
2.3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铁一部分。
2.4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2.5网柱
2.5.1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2.5.2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球
3.1特性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
颜色:应是浅色。
圆周:成人组,65-67厘米;青少年组,63-65厘米。
重量:成人组,220-240克;青少年组,200-220克。
3. 2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
3.3球的弹性
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准为:在2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50厘米。
比赛参加者
4比赛队
4. 1队的组成
4.1. 1一个队由8名队员组成。A制上场比赛的为4名队员,B制上场 比赛的为6名队员。可设1名教练员,1名领队。
4.1.2队长: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
4.1.3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比赛队的位置
4.2. 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
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
4.2.4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5队员的服装
5. 1.1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
5.1. 2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
5.1.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12号。
5.1.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5.1.3.2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
5.1.4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
5.1.5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
5.2服装更换
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
5.2. 1不穿鞋进行比赛。
5.2.2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5.3. 3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
5.3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
5.3.1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
5.3.2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6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
6. 1队员
6.1. 1队员必须了解并遵守软式排球竞赛规则。
6.1.2队员发源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不允许争辩。
6.1.3队员的行为必须符合公平竞赛的精神,不公对裁判员而且对其他工作人员、对方队员、本队队员及观众都要尊重,要有礼貌。
6.1.4队员不得有任何其目的在于影响裁判员的判断或掩盖本队犯规的动作和行为。
6.1.5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过到延误比赛的目的。
软式的很软……(一句废话)……貌似是用海绵做得
对于初学者,比较好掌握,因为弹性不足,很多学校刚开始教垫球和传球的时候会用软的,而当你对排球稍微有点感觉以后,就会觉得软的打起来感觉非常奇怪,很不爽,因为又轻又没弹性,反而难打。
硬的当然硬了……(又是一句废话)……是用皮(人造)或者橡胶做得
所有的专业排球比赛,统统用得是硬的。不多说什么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软式排球完全是为了价低这个运动的难度,普及排球,所以才发明出来的……假如你把排球当作一项运动,而不是垫球,传球之类的体育达标的话,就不要选择软的
规则与法则的区别?
法则是固有的,不因能力个地位的改变而改变,规则则是由人们制定的约束行为方式的制度,是可以更改的。
讲规则与不讲规则的案例
1、在德国留学的几名中国学生,觉得循规蹈矩的德国人很好玩,想捉弄他们一下,就在相邻的两个公用电话亭玻璃门上贴上印有“男”“女”字样的标签。结果发现,所有到电话亭打电话的德国人都很自觉地按性别进电话亭,跟上厕所一样。更令人称奇的是,若遇到打电话的人多而又都是同性时,他们会在自己“性别”的电话亭跟前排起长队,而任由另一“性别”的电话亭闲置。
感到好笑而疑惑的中国学生向德国人解释说这是他们搞的恶作剧,并问德国人为何这么做,德国人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就是让人来遵守的!”
2、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日本餐饮业有一个不成文行规:盘子必须用水洗7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结果,劳动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避讳:“少洗两遍就行了。”日本学生与他渐渐疏远了。
餐馆老板偶尔会抽查一下盘子清洗的情况。一次抽查中,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洁程度不够,责问这位留学生,他却振振有词:“洗5遍和洗7遍差别并不大。”老板只是淡淡地说:“你是一个不守规则的人,请你离开。”
3、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介绍过他的一次经历:他和几个朋友在瑞士的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砰砰”地响,他有点纳闷。出来后,一个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麻烦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洗手间,打开那个“砰砰”响的隔位,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原来,小孩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为此龙永图很感慨:上厕所要冲水,这是一种社会最基本的规则,一个孩子都能自觉按照规则去做,瑞士国民的规则意识可见一斑。
4、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5、
汤姆是我的美国同事,他来自美国加州,今年三十岁。不久前,我们一起出了一趟差,让我对他的了解又多了几分。
那天我们从机场来到预订好的酒店后,他却走出客房在走廊外面转悠。我说:“汤姆,怎么还不回房休息?”他却很认真地说:“我在熟悉酒店的环境,看看安全通道在哪里,万一发生了火灾,我们也不至于慌了手脚。”
第二天早上,我们都起晚了,想到客户还在等着我们,于是我们顾不得吃早餐就匆匆走出酒店,远远就看到马路对面的客户陈先生在向我们招手。我大步流星就要过马路,汤姆却一把拉住我说:“何先生,这里没斑马线,直接穿越很危险。”“没事,我经常这样。”我不屑一顾地说。“汽车在前面没有斑马线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减速的,你这样横穿马路真的很危险。”汤姆严肃地说。“我们已经让客户久等了,前面有个过街天桥,但从上面过起码要耽误十分钟,那多不好啊!”“为节约时间,我们一路小跑吧!”汤姆说着就拉着我向人行天桥方向跑去。当我们气喘吁吁地来到陈先生身边的时候,正好看见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把一个横穿马路的年轻人撞倒了。我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到满头大汗的汤姆,我猛然顿悟不是这个老外胆子小,其实他是在善待生命,而善待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规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