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摞城真实吗 开封历史上被黄河水淹过几次
开封历史上被黄河水淹过几次

六次。
开封有座文庙,这座居汴水之南,金贞元年(1213年)的汴京文庙,在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建为汴梁路学,此后学庙屡遭洪水淹没,先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决口汴梁,学宫被淹;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称开封府儒学,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十三年(1390年)河决开封,府儒学两次被淹;
明永乐五年(1407年)开封府儒学移建于丽景门(宋门)内西北,明天顺五年(1461年)黄河决口土城,开封城内洪水深丈余,府儒学又被淹没;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官军先决口黄河,水淹闯王农民军,后闯王农民军决口水淹明官军,开封全城毁灭,文庙随之全部淹没于地下,直到清顺治九年(1652年),开封知府朱之瑶将文庙移至今文庙街处。
其间,开封府文庙达到了北宋之后的又一个昌盛期。
扩展资料: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
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
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市管城区)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
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日趋繁荣。
他还修魏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
公元前225年,秦国战将王贲堵截黄河大堤,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致城毁人亡,成为一片泽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封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品读开封:开封府文庙 曾六次被黄河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