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题50道 有没有八年级上册历史重难点及试卷
有没有八年级上册历史重难点及试卷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材料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三: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均出自《世界历史第一册》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内容分别出自什么文件?(3分)
(2)这三则材料分别是何时颁布的?(3分)
(3)三则材料颁布有什么意义?(6分)
答案:
(1)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分)
(2)①1689年②1789年 ③1862年(3分)
(3)《权利法案》①以法律形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②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分)
《人权宣言》①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2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②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2分)
二、林肯在1858年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①文中的“房子”在这里比喻的是什么?
②“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分别指南方和北方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③什么事件结束了这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现象?在此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重要法令?
答案:①“房子”指美国联邦政府。
②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③美国内战。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三、
看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酝酿、产生和发展
答案:(1)文艺复兴;法国、美国;资本主义
(2)蒸汽机、电灯泡;(3)西方社会逐步迈向近代化或资本主义社会的酝酿、产生和发展。
四、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请你写出与他们有关的两次战争的名称;两次战争分别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3)他们深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他们有哪些贡献?怎样评价两位人物?)
答案:(1)华盛顿 林肯
(2)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独立战争中颁布了《独立宣言》;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华盛顿:领导了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颁布了《独立宣言》,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
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第一障碍。
成立联邦政府,颁布1787年宪法。
林肯: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废除了奴隶制度,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维护了国家统一。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分别是用什么作为动力的?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除此以外,你知道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还分别有哪些吗?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试举一例说明。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重要影响?
(4)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答案:(1)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和内燃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工业革命:珍妮机、蒸汽机、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电话、飞机;如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问答题
1、英法美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问题,怎样走上?
2、明治维新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右图的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
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6、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官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ze
10、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11、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 )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12、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16、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17、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
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18、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2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之一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10分)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⑴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4分)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
⑵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2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
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
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
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
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
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
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
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⑴(2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⑵(4分)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⑶(3分)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回答以下问题:
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2分)
⑵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
(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6分)
⑶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2分)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2分)
⑷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
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2分)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2分)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4分)
2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10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A 2、B 3、D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二、非选择题(共6题,计60分)
21、(共6分)⑴三民主义(2分) 民主与科学(2分) ⑵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2分)
22、(共10分)⑴错误:通过电视 理由:1912年还未发明电视 ⑵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⑶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1898年 ⑷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谭嗣同等六人 ⑸错误:《新青年》 理由:1915年才在上海创刊(每空1分)
23、(共9分)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分) ⑵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得分。
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⑶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就可得到3分,如有学生有创新意识的答案可加1~2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超过9分)
24、(共15分)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 ⑵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每点2分)(唐柳人民打鬼子等本地的事例,写出一个也可给2分。
但本题不能超过6分) 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分) 台湾(2分) ⑷表述一:抗战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胜利。
(3分) 表述二: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得3分) 表述三: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得3分) 表述四:用自己的话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得3分)
25、(共10分)⑴孙中山(2分) ⑵重庆谈判(2分) 蒋介石和md(2分) ⑶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
(1分)
26、写出印象最深的一段斗争、一位爱国志士可得2分,但必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写出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可得3分。
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何做,准备如何做,阐述清楚可得5分,要求表述成文,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