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晚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全文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6-10 16:06:14 104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晚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全文翻译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晚清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晚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全文翻译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晚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全文翻译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晚清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