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汉初高祖刘邦为何下求贤诏?对汉朝人才体制的确立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火烧 2022-04-29 16:36:59 1052
汉初高祖刘邦为何下求贤诏?对汉朝人才体制的确立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季我努学社 gt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朱恩杰。 gt 汉高帝求贤诏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十一年

汉初高祖刘邦为何下求贤诏?对汉朝人才体制的确立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汉初高祖刘邦为何下求贤诏?对汉朝人才体制的确立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朱恩杰 >汉高帝求贤诏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特为求贤而下的一道诏令。是年,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已有一定年头,亟需更多人才协助帝国的统治,但汉帝国此时仍未建立系统的选官制度,从而产生人才紧缺的危机;同时开国功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相继平定,帝国内部秩序正在恢复的进程中,汉高帝刘邦需要重塑自身“爱才惜才”的政治形象。在这一背景下,汉高帝颁布了求贤诏书,用以延纳更多的贤才进入帝国统治阶层内部。 >汉高帝刘邦像 >高帝求贤诏开头以周文王、齐桓公为例,认为他们的霸业成就离不开贤才的辅佐;进而笔锋一转,突出代代皆有贤人产生,关键在于人主的态度;因而顺理成章地表明自身依靠贤能的士大夫取得了天下,现在仍然需依靠士大夫治理天下、并赐予贤能的士大夫尊贵的地位和特别的礼遇。在末尾,诏令具体规定了求贤的具体做法和对人才的要求,并再次表明了求贤的决心。 >汉代瓦当 >高帝求贤诏仍然未成系统,但对西汉人才的延纳有重要作用,推动了正式选官制度(察举制)的形成;同时,高帝求贤诏行文简洁、具体明确,大量设问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是文学史上的名篇;另外,它所体现的惜才爱才的态度与具体做法,对现今招揽人才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汉代简牍 >参考文献: >1.马君儒,《〈高帝求贤诏〉简析》 >2.覃业朝,《〈高帝求贤诏〉译评》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王雪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