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咏蟋蟀的作者 《齐天乐·蟋蟀》(姜夔)全诗翻译赏析

《齐天乐·蟋蟀》(姜夔)全诗翻译赏析
齐天乐·蟋蟀 姜夔 系列:宋词三百首 齐天乐·蟋蟀 丙辰岁1,与张功父2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3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4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5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6,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7,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8迎秋,离宫9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十漫与⑾。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⑿,一声声更苦。 注释 1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2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3裴回:即徘徊。 4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5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6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7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8候馆:迎客的馆舍。 9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十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⑾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⑿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高官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赏析 这首词的主旋律是个「愁」字,沿秋色、秋声、秋思运笔,布置意象,形成「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特色。上阕有庚信《愁赋》比兴,使秋声、秋思宕向深处,丰富内涵。下阕用砧杵之声比兴,写候馆、离宫,其「别有伤心无数」暗指四十年前被掳到北方去的宋室君臣,他们在囚禁中迎秋吊月,又有何感。「豳诗漫与」句巧妙地将上文一齐收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陈廷焯的说法是「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有心人之苦」。「一声声更苦」,结语余音袅袅。此词题材虽小,立意却比较高,意境也深沉开阔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