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贪的皇帝 历史最贪
历史最贪
1.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
1.东汉梁冀.梁是国舅.
2.北魏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今晋朔县)契胡人.其祖上为部落首领,世为酋帅.
3.唐李义府.
4.南宋贾似道.字台宪,台州(今浙临海)人,出生在南宋时期一个官宦之家.
5.元朝阿合马.其本为中亚费纳客忒(今乌孜别克西南锡尔河北)人.来到蒙古境内,随侍忽必烈皇后察必的父亲.因此缘故,得以出入忽必烈及皇后的宫帐.以他的巧言善辩深得忽必烈的信任.
6.明王振,晋蔚州人,是阉割之人.
7.明刘瑾,兴平(今陕西)人,本姓谈.六岁那年,被镇守太监刘顺收为义子,义父将其阉割,带入宫服役.
8.明严嵩,江西人.其二十四岁中进士.书中形容严嵩是身体修长,眉宇间透着灵气,声音洪亮.
9.清和坤,原名善保,字致斋.后由塾师重起官名”和坤”.其父为满洲正红旗人.姓钮钴禄氏.
10.清李鸿章,字少荃,1823年(清道光三年)2月15日生于皖合肥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2.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
1、刘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 《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其收受贿赂所得据说合为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收缴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白银20万公斤,此人不选,是无天理。
2、和珅:清代乾隆时大贪官 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其事迹不再赘述,仅提一句,嘉庆抄家时所获财产相当于乾隆盛世18年的全国赋税收入,难怪时谚要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了。此人不选,此评当废!
3、宋子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出身、事迹不再赘述,据说在任民国财政部长期间,靠垄断美国对华军援物资业务,其财富在当时早已首屈一指。“十大”应占一席。
4、伍秉鉴: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 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5、邓通:西汉文帝宠臣。凭借与汉文帝的特殊关系,垄断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旋失宠,被收。限于名气之大,想不入选都难。
6、梁冀:东汉外戚。两个妹妹皆为皇后,广敛财富,鸩杀皇帝,时称“跋扈将军”。汉桓帝时被收,缴得家财30亿多。曾挤身于《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的中国巨富行列,合当入选。
7、吕不韦:战国时期阳翟大商人 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据说连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应该说,凭此传奇业绩挤身“十大”次席当之无愧!
8、石崇:西晋著名富翁。其财富来源系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也毫不夸张。盖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训,终为一才妓绿珠破财,最后连命也搭上。限于名气之大,当然获选。
9、沈万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其孙卷入蓝玉之案被充军云南,财产没收。其财富来源一说为海上贸易所得,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得国际贸易商人。建议入选。
10、陶朱公:春秋末期人 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当然入选,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3.历史上谁最贪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是“清朝的一品大元和绅”,他任职26年,直到皇帝封他的家时,整个大清朝都震惊了。
朝廷一共派遣了60位清算员,一起点算和绅家的银子、金子,一共点算了14天才算完。朝廷召集110名快马兵查封他在全国不同城市的豪华别院,整整弄了1年8个月才搞清楚有多少房子。
朝廷召集230名壮汉搬运他家的古董、花瓶,230人一起搬,整整搬了2天2夜。朝廷召集60位最优秀的清算员,一起点算和绅家的银票、古董、豪宅,一共清算了52天,才算清楚。
最后得出:和绅的总财产是“9亿2千万两白银”“2700万两黄金”相当于整个大清帝国15年的国家收入,这一贪官被称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贪官,前所未有。
4.中国历史上最贪的人是谁
历史上民称二皇帝的博学贪官 ——和珅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
住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清史稿》等书载称,和珅“少贫无籍”,即贫穷低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实际相差太远。
和珅的先祖,居住在英额峪,与同一姓氏的清开国元勋私毅公额亦都同居一地。英额峪离清太祖努尔哈赤居住的赫图阿拉不远,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和珅的九世祖噶哈察鸾及其子达古山巴颜等弟兄子侄,皆投归太祖,此后不少人担任文官武将。
和珅的五世祖即高祖父尼雅哈纳,行伍出身,在太宗时从征,“过北京,征山东,梯攻河间府,首先登城,克之,赐巴图鲁号,授三等轻车都尉”。轻车都尉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封爵之下的世职,相当于官阶正三品。
尼雅哈纳之孙阿哈硕色袭祖世职后,又兼任佐领,并于和通泊征准阵亡,被追赠一云骑尉(官阶正五品)。尼雅哈纳的曾孙也就是噶哈察鸾的九世孙常保(和珅的父亲),袭曾祖父的三等轻车都尉和阿哈硕色的一云骑尉世职,并在八旗军内任职,当上了副都统。
副都统,官阶正二品,是军界高级将领,每年俸银155两、米155石,还有养廉银500两。父亲常保袭职后,由于常保堂叔啊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追叙军功,常保受赠一等去骑尉。
至乾隆时兼任福建都统。从和珅的高祖父尼雅哈纳起,到父亲常保,皆是有世职的官宦之家,尤其是其父是二品大员副都统,怎能说他是出身低微,“家贫无籍”! 常保中正平和,为官清廉,在京待的极少,多征战戍边在外,为国而少顾家,因此家里没有什么产业,乾隆二十五年常保病逝于福建,和珅家境陷于窘迫中。
和珅有弟和琳,小和珅三岁,与和珅是一母同胞,生下不久母亲病逝。和珅兄弟如寒泽孤雁,披风淋雨甚是凄苦。
但二人向来和睦、相依为命,更有家人刘多方奔走照应,兄弟二人虽若荒山竹笋,饱受风吹雨打,但却更见茁壮成长。 和珅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
由于与继母的关系不好,少年时期他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他18岁与官阶正二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英廉的孙女结婚,20岁时又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处境就显著地好了。因为,三等轻车都尉的岁俸为白银160两,还有80石米,比巡抚、布政使的俸银还多一点。
和珅有了这笔可观的固定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世职给和珅带来政治上的更大好处,为他提供了一条接近万岁爷的捷径,使他于乾隆三十七年,即22岁时,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并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
粘杆处,即尚虞备用处。清朝制度,“选八旗大员子弟之獧(juàn)捷者为执事人”,负责皇帝巡狩之时扶舆、擎盖、罟雀之事。
粘杆处三等侍卫经常随侍皇帝出巡,就有了与皇帝回奏、回答的机会,从而为和珅的飞黄腾达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史籍载称,乾隆四十年的一天,和珅随驾出宫。
“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sì)出于柙’之语”,扈从校尉不知此系何意,和珅却立即对答说:“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乾隆听后很高兴,问和珅:“读过《论语》?”和珅说,读过。
“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乾隆“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矫捷异常”,十分赞赏,“自是恩礼日隆”。
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临机应变,博得了皇上的欢心,青云直上,立即于闰十月迁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升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都统。此后,他不断升迁,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
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 为什么和珅会受到乾隆帝如此特殊宠信和委以大权,成为主持朝政的宰相?是因为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诸葛孔明再生吗?不是。
不错,和珅确实精明能干,敏捷异常,善于临机应变,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记忆力特别好,还精通满文汉文,会蒙文和藏文,有处理政务的一定能力,但离真正的善理国政的名相和指挥三军克敌制胜的名帅,还相距甚远。论才学,和珅仅系一个名落孙山的小小文生,谈不上才华横溢,一代才子。
谈治政,不管是破除旧的陈规积弊,建立新的重要制度,还是除大奸,荐大贤,他都没有大的建树。讲武略,他的水平更是低下。
和珅与阿桂奉旨统军征剿甘肃苏四十三起义,阿桂正在督办河工,和珅先到军前,欲于阿桂到来之前扑灭起义,建立殊功,分兵四路进击,却失败了,勇将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不仅没有奏报自己指挥不当以致失利的过错,还隐瞒了图钦保捐躯之事,并颠倒是非,弹劾勇将海兰察、额森特的先战取胜是导致清军受挫的原因,遭乾隆帝严厉斥责,将其降三级留任。
阿桂赶到军营后,问失利之因,和珅诿过于“将帅傲慢”,不听调度。阿桂“令将帅于次日晨。
5.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贪官
太多了,如以下四大贪官
东汉外戚梁冀家财三十亿
梁冀是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做过大将军。在朝廷里横行二十几年,人称“跋扈将军”。恒帝把他的财产进行拍卖,得到30多亿银钱,相当于当时国家税收的一半。
南宋权臣陈自强敛财高明
陈自强在南宋宁宗时做到了右丞相,他依仗着曾经做过实权人物韩胄启蒙老师的资历,贪赃枉法,什么事都干。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谈好价钱,一切办妥后再“光明正大”地授官。
明朝御史刘观执法犯法
到了明宣宗时,最大的贪污犯竟是经历了四代皇帝、资历高深的最高司法官左都御史刘观。刘观执法犯法,大肆贪污受贿。在他影响下,御史们个个贪婪无比。宣德三年六月罢朝后,宣宗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询问,现在朝廷里哪个官员最腐败?杨荣毫不犹豫地说是刘观。
和绅跌倒嘉庆吃饱
乾隆去世后,嘉庆下诏令和自尽,并抄了和绅的家财。有人估计,和家产值8亿两白银,超过朝廷十年收入的总和,所以民间有“和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据《周末》)
6.历史上10大贪官有那些
贾似道(1213~1275年),字师宪,天台人。
贾涉之子;母胡氏,为涉之出妾。涉死,年仅十一岁。
后以父荫为嘉兴司仓。嘉熙二年(1238年)登进士第,时姐已为宋理宗贵妃,得擢太常丞、军器监。
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 淳佑元年(1241年),改湖广统领,始领军事。
三年,加户部侍郎。五年,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抚使,再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得便宜行事。
九年,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十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
宝佑二年(1254年)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四年,加参知政事。
五年,加知枢密院事。六年,改两淮宣抚大使。
其主要职任均为护边、屯垦、招徕。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攻宋,蒙古大汗蒙哥自攻四川,其弟忽必烈(后为元世祖)攻鄂州,另一路由云南入广西攻湖南。
朝廷大震。理宗即军中拜似道为右丞相,令率军援鄂。
坚守凡四月,时蒙哥已于九月间在四川中箭死,忽必烈急欲攻下鄂州,至闰十一月仍无望,乃撒军。宋朝的威胁暂时解除。
当时吴潜、丁大全实任左、右丞相,理宗对他们的一切措施均感不满,于是加似道少傅,召入朝。从此专国政。
似道首先禁绝宦官干政和外戚弄权,使内外肃然。继行公田法,用语限价购买大地主超额土地,废止和籴,以其租谷作军饷,充实国库。
又制狭口阔底斛式颁行全国,减轻贫苦者的超剥削。这些措施原都有利国计民生,但却招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
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死,宋度宗立。咸淳三年(1267年),进似道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在此期间,元军军力大增。咸淳七年,围攻襄阳,九年,守将吕文焕投降,元世宗忽必烈乃决策灭宋。
十年,元军自襄阳东下,鄂州、江州、安庆守将皆降。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似道亲出督师,二月,至安庆鲁港,与元兵相遇,大将夏贵先已决计降元,至是不战而去,且扬言前锋已败,摇动军心,致全军溃散。
事闻,似道罢官、贬逐,八月,为监送官郑虎臣擅杀于漳州。未久,宋亦亡。
(按:《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
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当时蒙哥新死,似道已知,遣使约和之日,正忽必烈决定退兵之时,那有称臣之理!此时如能达成合理和议,亦未始非为好事。
实则宋、元兵事之开,乃史嵩之等人侥幸邀功之心造成,至似道之时,宋朝已颓象四露,这非贾的责任,相反他是背包袱的。我们认为,贾似道其人聪明才具皆有,但少沉厚之气,遇事过于自信,不易发挥他人作用;他的各种措施,还是为宋朝的多,为私家的少。
他的进身,虽有其姐的作用,但贾妃淳佑七年已死,可见他的获得理宗信用,还是由于他的才具。他的行公田法,事实上是他最后失败以致杀身的原因。
那些降将和杀他的郑虎臣就都是大地主。范文焕、范文虎、夏贵等都富贵已极,他们不愿打仗,处处拥兵自重,这种积弊原是宋朝“祖宗御将之法”造成的。
贾似道亲出“督师”,已是孤注一掷。历史上大概也没有这样的“奸臣”。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可见,这些降将也只说似道重文士轻武人,没有其它“误国欺君”的指责。
他们所说降敌的理由,反被敌人所讥笑,这倒很有意思。所以,《宋史》之言是偏颇的。
对贾似道的历史还需研究,我们此处只约略介绍他的行迹,不采传说的贬词。 此人虽于政不通,然精于逗蟋蟀,更专门著有《促织经》,人称‘贾虫’。
南宋最后一个名将盂珙临死前推举贾似道出镇京湖制置使,作自己的继任者(相当于北部方向的东部军区总司令) 而且贾似道干得相当不错,所以才升迁为右丞相。 客观的说,贾似道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私德不好。
但是,他是所有南宋剩下的资历够当宰相的人里最强的了。其他的人干脆就是只会写道德文章的腐儒。
当时文武全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类似李庭芝之类文武全才的人,资历实在太浅,不能服众。李庭芝本人都是贾似道特进超擢,跳级提拔,才能担任制置司参议这个相当于军区参谋长的职位。
再比如文天祥,贾似道在淳佑九年(1249年)为京湖制置使的时候,他在这之前淳佑4年中状元,进翰林院,结果才过了2年就父亲死了回去守孝了,然后在低级官职上起伏了十几年做过八品的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九年(1273年),起为湖南提刑,1274年改知赣州。1275年勤王,才除知平江府,勤王入京后才除知临安府。
1276年,已经是襄阳溃败了,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可以说 贾似道是 当时没办法,青黄不接时矮子里拔高子拔出来的。
又许多人都说贾似道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 但实际上贾似道在淳佑九年(1249年)由盂珙临死前推荐而得以出镇京湖制置使做盂珙的继任者。 贾氏专宠后宫,始自绍定四年(1231)七月,至淳佑七年(1247)二月。
7.历史上有名的贪官
历史上九大“著名”贪官:犹以和珅所贪数额最大
梁冀(?—159),东汉外戚,顺帝时任大将军,专断朝政近20年。聚敛财富,大肆搜刮,并向求官者收取贿赂。建私家林苑,方圆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杀。其家产没收变卖合30余万万,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租税收入之半。
?wtp=tt
8.历史上最贪的贪官
是和珅呀,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而强”。
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要求严刑审讯“和珅家掌管金银内账使女四人”,对和宅院附近进行挖掘,寻找“窖埋金银”以及查清和家帐本和各大银号,以求彻底查清。
他的府邸装潢胜似皇家园囿,其华贵为其他大臣府邸所不及。和珅“跌倒”后,他的府邸被转赐给恭亲王,成为人们现在所熟悉的恭王府。
由于清朝与现代的时间最接近,因此和珅成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的税收被和珅贪掉了一半;2001年,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