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访问中国的外国元首 古代一外国元首,到中国做将军,立下赫赫战功,非要给皇帝殉葬
古代一外国元首,到中国做将军,立下赫赫战功,非要给皇帝殉葬
导读:在中国古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生前位居人臣,死后陪葬帝陵”。也就是说,若死后能够被允许埋在帝陵附近,对于臣子来说,这将是无上的荣耀。另外,有些皇帝死后,还会让活人殉葬,这就非常残忍无道了,一般人也绝不会主动殉葬,基本都是被迫的。
唐朝时期,曾有一位奇人,他本是一个小国的元首,后带领部下投降于大唐。唐太宗非常高兴,对他予以重用,封他为大将军,并将公主许配给他。为了报答唐太宗之恩典,此人身先士卒,参与了对高句丽等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唐太宗驾崩后,他非要给皇帝殉葬,其忠心日月可鉴。这个人是谁呢?
阿史那社尔,突厥人,当时东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11岁的时候就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公元630年,唐朝大军灭掉了东突厥汗国,因此时的西突厥内部也战乱不休,阿史那社尔看到了机会,对西突厥发起了突袭。之后,他不仅占领了很大的地盘,手下士兵也扩大达到十多万,并自称都布可汗,名副其实的国家元首。五年后,因为唐朝实力空前强大,阿史那社尔权衡利弊后,认为与大唐作对绝没有好下场,不如主动归顺。于是,不顾众大臣的反对,阿史那社尔率领部下归附于大唐,并于公元636年来到了长安城,受到了唐太宗的亲自接见。为了表达大唐之胸怀,唐太宗授予阿史那社尔左骁卫大将军,并将衡阳长公主嫁给他。

对于大唐皇帝的做法,令阿史那社尔感动的一塌糊涂,并在心底暗暗发誓,誓死都会效忠于大唐,谁要是敢与大唐作对,他第一个不愿意。不久后,阿史那社尔又被授予行军总管,跟随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击灭高昌国,因功被封毕国公。
公元645年,高句丽又开始不老实,唐太宗亲率大军征讨,阿史那社尔奉命随军出征。之后,在与高句丽士兵激战的过程中,阿史那社尔异常勇猛,虽屡中流矢,仍拨箭继进,所部士兵见后,奋勇作战,终大获全胜。之后,他又带兵灭了薛延陀、龟兹等国,西域各国无不胆寒,纷纷臣服于大唐。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阿史那社尔闻之,多次哭晕于家中。当他心情稍微缓和后,又做出了一个令满朝文武都敬佩的事情,那就是请求以身殉葬。我们都知道,殉葬不仅体现对皇帝的忠心,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当时跟随唐太宗多年的战将,尚且都没有原因主动要求殉葬的,而曾经的外国元首阿史那社尔居然有如此忠心,令人钦佩不已。
但是,唐高宗李治却对阿史那社尔说道:“爱卿对先皇及朝廷的忠心,朕与满朝文武都有目共睹,但先皇去世前曾说过,不允许任何人殉葬。”所以,一心想要给唐太宗殉葬的阿史那社尔,愿望并没有被允许。
公元655年,阿史那社尔病逝于长安城,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并且把他的坟冢修成葱山的形状,并立碑,以表彰他平定龟兹之功。至此,阿史那社尔的曾经的心愿算是实现了,毕竟被赐陪葬昭陵,这是一般大臣都未能享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