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广东考生考号相连 中国史上最老考生有多老? 广东超高龄考生最励志!

火烧 2023-03-08 19:34:53 1035
中国史上最老考生有多老? 广东超高龄考生最励志! 「 ”十年寒窗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科举,这个让古代读书人又爱又恨的制度,前后存在1300年,共选拨了10多万名进士,也演绎着无数悲喜交加的故事。
广东考生考号相连 中国史上最老考生有多老? 广东超高龄考生最励志!

中国史上最老考生有多老? 广东超高龄考生最励志!  

「 ”十年寒窗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科举,这个让古代读书人又爱又恨的制度,前后存在1300年,共选拨了10多万名进士,也演绎着无数悲喜交加的故事。 范进,54岁中举,高兴得疯了!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屡试不第,但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却轻松同榜登科及第。苏老爷子既高兴,又有点醋意,感慨写下一首打油诗:「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为了博取功名,古代读书人也是拼了。特别是到了清朝,考生的年龄不断刷新纪录,没有最老,只有更老。 一、谢启祚耋年登科 据《郎潜纪闻·初笔》卷六《谢启祚耋年登科》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已经89岁高龄的谢启祚还是一个老童生,十几次参加乡试落榜。亲朋好友都劝他别考了,在家好好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 ”老手未颓,安见此生不为耆儒一吐气”。 乾隆五十一年(1786),98岁的谢启祚再次参加广东省试,果真考上举人。开榜后,欣喜若狂的谢启祚提笔赋诗一首《老女出嫁》,抒发自己高龄中举的心情。诗文为:「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女,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无独有偶,与谢启祚同时中举的最小考生年仅12岁,比谢启祚的曾孙年纪还要小。随后举行的鹿鸣宴上,广东巡抚有感而发,提笔作诗:「 ”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 此次中举更激发了谢启祚进京应试的信心和决心。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在当时没有先进交通工具的情况下,99岁的谢启祚从广东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抵达京城参加会试。遗憾的是,他最终落榜了。 此事传到乾隆皇帝耳朵,已经77岁高龄的乾隆皇帝非常佩服这位比自己大22岁的考生。为了表示龙恩浩荡,他特地恩赐给谢老先生国子监司业衔。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皇帝八十大寿,谢启祚又托福晋升为鸿胪卿。乾隆还赐诗给他,对他关照有加。 相传,谢启祚活到了120岁,一生共娶5个老婆,生下25个子女、29个孙子、38个曾孙、2个玄孙。 时人评说谢启祚「 ”非特登科年齿之高,当为本朝第一。即家门鼎盛,子孙众多,恐亦罕与比俪也”。 二、黄章「 ”百岁观场” 谢启祚98岁中举不算最老,清康熙年间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参加乡试时年纪已愈百岁。 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8年),黄章参加乡试时102岁,已有重孙,五世同堂。黄章由曾孙搀扶着走进考场,有趣的是,这位老先生特意在提入考场的灯笼上写着「 ”百岁观场”四个大字,在京城引起轰动。 有人打趣地问黄章这么大年纪参加考试还有什么意义,还能考得上吗?黄老先生放言:「 ”如果这次考不中,三年后再考,如果105岁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会有好运。再努力苦读几年,考个进士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次考试,黄章没有中式。直隶巡抚慕名请他吃饭,看到黄章饭量惊人,一人能吃三个人的饭,也因此相信黄章能活到105岁、108岁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不过,史料没有黄章以后的记载。 三、中国史上最老考生陆从云 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会试时,有一位考生引起全场侧目,他就是104岁的广东三水县举人陆从云(也作陆去从),但他看上去只有60岁左右,「 ”耳聪目明,步履甚疾”。 陆从云从雍正年间考到了道光年间,历经四位皇帝,但都没能考中进士。道光皇帝看他年龄太大,赐其国子监司业衔,协助祭酒主管监务,以鼓励其他读书人。陆从云成为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 历史上,像陆从云、黄章、谢启祚这样高龄的考生并不少见。据统计,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会试中,报名参加考试的70岁以上考生就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且坚持考完3场的考生有92人。乾隆皇帝被这些老年考生所感动,「 ”俱加赏赐”。 写完本文,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文中三位超高龄考生都是广东人。广东人特别好学,特别能吃苦,特别肯拼搏,因此今天广东省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也就不足为奇。 (作者简介:林兴华,笔名琪翔,高级编辑,厦大历史学学士,北大文学硕士,今日头条号「 ”东南新华”,代表作《福建状元的那些事》《寻找南少林》《西部娃的渴求》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