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 他一戰殲滅武當飛軍,實力不輸許褚,卻迅速消失泯然眾人
他一戰殲滅武當飛軍,實力不輸許褚,卻迅速消失泯然眾人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生動的故事情節,深入淺出地描繪了三國亂世的波瀾起伏,然而小說必有藝術加工成分,與正史記載會有些出入,我們耳熟能詳的“草船借箭”;“空城計”;關羽之“溫酒斬華雄”和“千里走單騎”;諸如此類,作者要麽張冠李戴,要麽就是杜撰虛設,取捨之間,有的將領就被“死”的不明不白。
徐質勇武

如吳國大將呂蒙是被關羽鬼魂索命致死,又如蜀國後期名將張嶷之死,小說中一百一十一回張嶷是因解薑維段谷之圍,死於亂箭之中,據《三國志·張嶷傳》: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陳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張嶷是死於徐質之手。演義裡徐質卻是一百零九回裡就被薑維設計埋伏斬殺了,死在張嶷之前。又據《三國志·薑維傳》: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
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說明徐質確是死於薑維刀下。張嶷之所以能稱為名將,與他領導的軍隊有關,就是“無當飛軍”——諸葛亮平定南方後一手打造的精銳部隊。劉備托孤白帝城前,關羽大意失荊州,死在麥城,劉備為報仇,夷陵一戰打光了家底,留給諸葛亮就是一個兵殘將少的爛攤子,諸葛亮花了幾年時間恢復元氣,乃決定平定南方。
七擒七縱收服南蠻王孟獲,南中就成了三國後期重要的兵源地之一,《華陽國志》記載:亮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無當飛軍作為兵團中的精銳力量,一身鐵甲,擅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精於防守作戰。當時諸葛亮將這支軍隊交由王平統領,在馬謖失街亭時,王平結營而守,擊鼓虛張聲勢嚇退張郃,掩護主力得以順利後撤。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正面野戰交鋒,王平飛軍被張郃圍攻,飛軍堅守至諸葛亮大敗司馬懿。
諸葛亮死後,王平在獨鎮漢中,飛軍在興勢山以少對多,在援軍幫助下取得“興勢大捷”。王平死後,飛軍交由張嶷領導。史實是薑維第七次北伐時,張嶷領飛軍為先鋒與徐質交戰,身殞,殺敵倍余,飛軍覆滅。如此奇兵勁旅,經此一戰,再無消息。後薑維又陣前斬了徐質為張嶷報了仇。徐質勇武,實力不輸許褚,甚至一戰殲滅了屢屢建功的無當飛軍,不久就喪生於薑維之手,同無當飛軍一起消逝於歷史長河,可謂造化弄人。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