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乘佛教中的乘什么意思 【小乘三学】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火烧 2021-12-13 22:14:30 1094
【小乘三学】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戒学、定学、佛性论、慧 学,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一﹑戒学)若据二乘,戒缘身口,犯则问心。执则障道,是世善法;违则障道,不免三涂。(二﹑定学)定约名色,缘修生

【小乘三学】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大乘佛教中的乘什么意思 【小乘三学】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子题:戒学、定学、佛性论、慧 学,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一﹑戒学)若据二乘,戒缘身口,犯则问心。执则障道,是世善法;违则障道,不免三涂。(二﹑定学)定约名色,缘修生灭为理;二乘同观,亦无谛缘之别。故佛性论云,二乘之人,约虚妄观无常等相,以为真如。(三﹑慧学)慧取观照,与定,义别体同。」资持记释云:「小乘戒(学)中,缘身口者,谓制法也。犯问心者,推业本也,此据四分空宗为言。执下二句,明持失也,或专慕人天,则滞于凡福;或计为至道,则堕于利使。违下二句,明犯报也。次科,前明定学,又二,初二句示所修,即前性空也。名色,即所观境;一蕴是色,四蕴是心,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总云名。缘修,即能观心,生灭,即所见理;以色心二法,念念生灭,生灭故无常,无常故无性,无性故空寂,空寂即灭谛涅槃真如之理。涅槃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也。声闻、缘觉,乘法虽异,见理是同,故云二乘同观等。声闻四谛,与缘觉十二因缘,止是教门开合之异,以理融教,故云无别。当知苦集与十二缘生,并世间因果也;道灭与十二缘灭,皆出世因果也。故下,引证。佛性论,即大乘论,有四卷。彼明小乘所证,非真见佛性故也。虚妄即名色,无常即生灭,真如即空理。即法华云,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是也。次慧学中,定是澄寂,慧取照用,动息不同,故云义别;同一心体,故云体同。水澄物现,镜净像生;定慧一异,喻之可解。」(事钞记卷四一‧一一‧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